談過匯率風險之後,接著就來說明如何執行再平衡策略,以下分成單筆投資與定期定額投資兩部份討論。
首先討論單筆投資的再平衡,假設 1999 年初投資 100,000 元在範例配置中,過了一年後,因為各地股票市場的漲跌幅有所差異,所以配置比重會變化成歐洲股票 23.41 %、新興市場股票 24.4 %、美國股票 20.47 %、債券 15.03 %、日本股票 16.69 %,顯然都偏離當初設定的比重。
接著就要進行配置再平衡,也就是賣掉超出比重的部份,並加碼低於比重的部份,詳細金額如下表所示:
從上表可得知 1999 年底各資產的實際金額,以及預設的配置比例相當於多少金額,從兩者的差額就可以計算出調整金額。以歐洲股票為例,總資產的 25 % 為 32,410 元,而實際金額 30,350 元少於配置目標,因此必須加碼 2,060 元。再以日本股票為例,實際金額 21,642 元大於配置目標的 12,964 元,所以要減碼 8,679 元。
定期定額投資比較方便,通常只要調整投入資金的比例即可,詳細金額如下表所示:
從上表中得知 1999 年底資產總額為 129,639 元,加上新投入的資金共有 229,639 元,這樣就可以計算出目標配置相當於多少金額,接著再將目標配置的金額減掉該資產的現額,就可以得知調整金額。以美國股票為例,總資產與投入資金合計的 25 % 為 57,410 元,目前實際金額 26,534 元少於配置目標,所以要加碼 30,876 元。
本文中的再平衡策略稱為「定期平衡」,當然執行週期未必是每年一次,如果你喜歡每季平衡一次也可以,並沒有固定的準則。
再平衡還有許多執行方式,例如設定各項資產的目標配置,當實際配置與目標配置偏離太大時,就執行配置再平衡。舉例來說,設定美國股票的目標配置為 25 %,並給予 5 % 的彈性區間,當美國股票佔投資組合的比重超過 30 % 或是低於 20 % 時,就採取相對應的措施,讓美國股票占投資組合的比重回歸 25 %。
簡單介紹再平衡之後,接著就以定期平衡 (每年執行一次) 為例,觀察再平衡的執行效果。
我們先看沒有執行再平衡策略的單筆投資組合:
接著再看看執行再平衡策略的單筆投資組合:
比較這兩張表格,我們發現執行再平衡策略的投資組合,雖然在多頭時期未必漲得較多,像 2004、2006、2007 三年,都是沒有執行再平衡策略的投資組合漲幅較大。但是執行再平衡策略的投資組合,在過去十年間出現負報酬的次數比不執行再平衡的投資組合少了許多,可見再平衡策略能有效減少空頭時期的跌幅,並且提升正報酬的機會。
總結過去十年,執行再平衡策略可以增加 23.26 % 的報酬率,幾乎是一次空頭的跌幅,也再次證明投資最重要的不是多頭時期能賺多少,而是空頭時期賠了多少。
再平衡策略在單筆投資發揮優異的效果,那對於定期定額投資是否也是如此呢?由於定期定額能分散買進時機,長期而言會取得一個稍低於平均的成本,所以風險比單筆投資小得多。加上資產價格越昂貴,相同金錢能買到的數量就越少,所以定期定額投資本身就有逢高減碼的效果,這樣還需要執行再平衡策略嗎?
先來看沒有執行再平衡策略的定期定額投資組合:
然後是執行再平衡策略的定期定額投資組合:
從這兩張表格來看,再平衡策略對定期定額投資組合更為重要!沒有執行再平衡策略的投資組合,過去十年的報酬率是不如定存的 8.33 %,而執行再平衡策略的投資組合報酬率高達 55.82 %,甚至比沒有執行再平衡策略的單筆投資還高,兩者的績效差了 47.49 % 之多。
但再平衡策略並不保證能獲得更好的績效,如果遭到減碼的資產表現持續強勢,反而會對投資績效產生負面影響。事實上,再平衡策略真正的用意在於控制風險,降低投資組合的波動程度,其實遵循資產配置投資法則未必就要執行再平衡,不執行再平衡能降低調整配置產生的交易成本,對於提升投資績效未嘗不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