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056060
英文版: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F010566553
作者葛拉漢 (Benjamin Graham) 是近代最偉大的投資思想家,即使是半個世紀後的今天,他的投資哲學仍然非常有效,因此許多人讚譽本書為「投資界的聖經」。相較於葛拉漢與陶德 (David Dodd) 合著的《證券分析》強調評估股票價值的技巧,這本書的內容主要是在闡述葛拉漢的投資哲學,教導非專業投資人如何擬定投資策略。
投資有項特色,就是門外漢只需要付出少許的努力,就能獲得相當不錯的成果,但如果想要進一步提升投資績效,就必須付出非常多的時間與精力,半桶水的分析技巧不僅無助於投資績效,甚至還會造成傷害。因此,投資人只要分散投資具有代表性的大型股,或是直接購買指數型基金,就能輕鬆獲得約當於指數的投資績效,但想要進一步擊敗大盤卻絕非易事。
葛拉漢也提醒各位讀者,智慧型投資人必須以合理的價格買進股票,並且嚴格遵守「安全邊際」原則。在股票市場,過去幾年來 (與以往許多類似的狀況) 真正的嚴重損失,源於投資人忘記詢問:「多少錢?」
這讓我想起那些以 200 元高價買進鴻海,最後慘遭套牢的投資人。貴為全球 EMS 龍頭的鴻海無疑地是很有競爭力的企業,這些投資人賠錢的真正原因並不是買到爛公司的股票,而是支付過於昂貴的價錢買進股票。
想擬定健全的投資策略,就要先釐清「投資」與「投機」的分別。葛拉漢在序章就表明,這本書並不適合靠著技術分析從事短線交易的投機客,指出投機客「上漲買進、下跌賣出」的順勢操作策略違反商業原則,並且以超過五十年的投資經驗告訴各位,這種操作策略很難獲得持續的成功。
從實務面的角度來看,雖然大多數人認為技術分析較容易上手, 디파이 코인 但是真正困難的並不是技術分析,而是如何運用分析結論擬定交易策略,這個過程中牽涉到資金控管的技巧,並沒有想像中的容易。除此之外,技術分析師還得面對指標失靈的問題,還有過於頻繁的交易衍生出龐大的交易成本,這些都會對投資報酬產生負面影響。
葛拉漢只用簡短的一句話就清楚地劃清兩者的界線:「投資行為必須經過透徹的分析,確保本金的安全與適當的報酬,不符合上述條件的行為就是投機。」
我想很多人都會質疑這句話,股票價格波動這麼大,怎麼可能確保本金的安全呢?其實這並不困難。
因為股票價格最終會趨近於公司的內含價值,如果投資人以高估的價格買進,就算短期內能賺到錢,也很有可能只是「紙上富貴」;換個角度想,如果在低估的價格買進,就算短期內賠錢,未來還是很有可能變成「帳面損失」。也就是說,確保本金的安全並不是永遠不會賠錢,而是堅持在合理價格買進股票的原則。柏格 (John Bogle) 在《柏格談共同基金》也提到類似概念,隨著持有股票期間的延長,投資報酬會越來越穩定。
葛拉漢也指出,現在「投資者」這個名稱普遍被誤用,例如「草率的投資者」。從某種角度來看,這個辭彙本身就相互矛盾,就像是「揮霍無度的吝嗇鬼」。投資者怎麼會草率?草率又怎麼會是投資者呢?更有趣的是這些「投資者」還會放空股票,賣出自己從來不曾擁有過的東西,只因為情緒上認定未來能以更低的價格回補。
葛拉漢不僅明確定義「投資」與「投機」的分界,還將投資人分為「保守型」與「進取型」兩類。葛拉漢認為,所有投資人都應該明確定義自己的分類,兩者中間沒有灰色的模糊地帶。
保守型投資人不希望花費太多精力研究證券,他們主要強調避免觸犯嚴重的錯誤,所以應該將資金分散配置在大型績優股與高評等債券,兩種資產的比重各為 50 %,或者在 25 ~ 75 % 的限制內視情況調整。除此之外,保守型投資者應該遠離熱門股以及任何新上市的股票,將持股侷限於大型績優股,才能避免誤踩地雷產生的重大損失。
雖然這種做法不會帶來卓越的績效,卻能保證投資人獲得約當於指數的報酬,並且不會錯失某種資產表現特別好的時機。假如投資者願意付出些許費用,也可以定期定額投資指數型基金,直接持有一籃子的權值股。
進取型投資人的特色是願意投入時間與心力,尋找具有投資吸引力的證券,期望能打敗大盤。他的投資策略必須有別於市場主流,並且能充分利用市場不理性帶來的機會,並且把握住市場發生的特別情況,以及不受人注目的廉價股。必須注意的是,進取型投資並不保證能擊敗大盤,即使花費許多時間研究,還是有可能獲得劣於大盤的績效。
雖然過去績效顯示,進取型投資人通常會因為額外的努力獲得更多的報酬,但是未來的情況卻可能大不相同,持續擊敗大盤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投資人想擊敗大盤的同時,也必須承擔被大盤擊敗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