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056060
英文版: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F010566553
讓我們更詳細地解說保守型投資者與進取型投資者的選股方針。
保守型投資者在選擇股票時,首先要確認該公司有足夠的規模,以及強勁的財務狀況,以台灣投資人來說,最好是從台灣五十指數與中型一百指數中進行篩選。除此之外,該公司的盈餘必須維持穩定,平均每年有 3 % 以上的成長率,並且長期持續配發股息,這些條件是為了排除股價波動過於劇烈的股票,以及確保公司獲利能力能打敗通貨膨脹。
公共事業股票往往是保守型投資者的最愛,這些公司通常是受到管制的獨佔事業,所以能長期維持穩定的盈餘,只要在股價合理時買進,就能獲得相當不錯的報酬。金融類股的短期負債往往遠大於資本額,但相對於製造業,金融業的財務穩定更為重要,因此每個國家都制定許多法規加以管制,因此保守型投資者還是可以考慮投資金融類股。
值得注意的是,保守型投資者的投資目標是避免犯錯,所以並不需要選擇「最棒的股票」,將資金分散投資於大型績優股的重要性遠大於挑選股票的技巧。
進取型投資者必須充分利用市場效率的缺陷,來獲得優於指數的績效,常見的投資機會包含套利交易、清算、避險交易、廉價股。
以套利交易來舉例,聯發科在 2011 年初宣布將併購雷凌,換股比例為雷凌 3.15 股換聯發科 1 股,但聯發科的市場價格卻超過雷凌的 3.15 倍,此時投資人可以放空聯發科並買進雷凌,等到兩家公司合併後,手中雷凌持股就會轉換成聯發科,再將這些持股拿去回補放空的部位。經過計算,投資人在半年內可以獲得約 5 % 的無風險報酬,可說是令人相當滿意。
廉價股則可以用資產負債結構來判定,當股票市值低於淨流動資產,或是低於淨資產的三分之二,就是相當不錯的投資機會。當然,在買進這類股票時,還必須確保該公司並非持續虧損,否則結果將會是公司資產會逐漸縮水,而不是股價逐漸反映公司的真實價值。
有時候,可轉換債券與認股權證也會出現相當不錯的投資機會,但投資人在試圖掌握這些機會時,必須充分瞭解這兩項金融工具的特性,並且做足功課。
不論採取何種投資策略,市場波動都是考驗投資人是否能長期在市場內存活的關鍵,投資人應該考慮從這些價格波動中獲得利潤,可行的方式有「掌握時效」(Market Timing) 與「掌握價格」(Market Price) 兩種。
所謂「掌握時效」就是預測未來股價走勢,決定應該買進或是賣出股票;「掌握價格」則是在股價低於真實價值時買進股票,然後被動等待股價回升,等到股價高於真實價值時再賣出。在正常的情形下,「掌握價格」就能確保投資人買進股票的價格不會太高,進而獲得令人滿意的績效;如果投資人試圖「掌握時效」,就很可能成為一名投機客。
很多投資人都認為「時間」是很重要的成本,他們都希望在買進股票後能立即獲利,漫長的等待是種煎熬。事實上,「時間」根本沒有任何價值,在買進股票等待上漲的期間,投資人可以領取豐厚的股息,並不是沒有交易就無法從市場中獲利。將資金閒置不投入市場的行為,必須確保未來能以極低的價格買進股票,才能彌補股息的損失。
但投資人是否能預測未來股價走勢呢?幾百年以來,人們都不斷嘗試預測市場走勢的可能性,發展出各式各樣的指標,然而這些指標都有一項共通點,就是在該指標廣為人知以後就會失去效用,也就是說投資人一窩蜂的行為足以毀滅任何指標。除此之外,隨著時間推進,市場會不斷出現新的情況,也會使既有的指標逐漸失去效用。
投資策略也是一樣的。機械式操作在 1940 ~ 1950 間非常盛行,該策略在上漲時賣出股票、在下跌時買進股票,表面上看起來非常合乎邏輯,而且過去績效相當亮眼,但是到了 1950 年代中期,許多機械式操作者發現市場把他們遠遠甩在後面,他們幾乎沒有機會能回補手中的持股,可見任何容易運用的投資策略,長期而言都不會有效果。
最近我看到很多關於投資策略的討論,內容大抵不超過哪種策略過去績效比較好,其實討論這個是完全沒有意義的,因為未來市場的走勢未必會跟過去相同,最有效的策略當然也會不一樣。
總結來說,市場波動對投資人非常重要,它能提供許多買進廉價股的好機會。但是投資人對市場波動的態度將決定他是哪種人,如果過分執著於預測市場走勢,將陷入投機客的迷思,並且得到投機客應有的績效。
投資人要選擇「掌握時效」或「掌握價格」?還是放棄以上兩者,將資金投入指數型基金,獲取與市場報酬相等的投資績效?無論如何,在擬定自己的投資策略前,都應該先明白該策略可能帶來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