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產業公佈第三季成績單的時候, 上禮拜也從新聞中看到自己老東家的法說會內容. 今年面板業在上半年一片看好下又瞬間跌落谷底, 跌破所有人眼鏡, 這詭譎多變的市場真讓人難以預測. 據說第三季台灣面板業的成績單, 只有A公司仍小有獲利, 其餘幾家皆面臨虧損命運. 想到這, 小弟突然有感而發, 台灣的面板產業一路走來還真是辛苦. 為了讓成串的供應鏈完整, 常需要扶植自家供應鏈, 常有上肥下瘦的狀況. 外表光鮮亮麗的光電產業, 也有其不為人知的一面呢! 今天就來閒聊面板的供應鏈好了~
(面板三明治圖, 圖片來源: AUO 官網)
詳細的3D 互動面板拆解圖http://auo.com/auoDEV/content/technology/technology_tftprocess_popup_3dlcdtc.htm
前面這麼多的顯示器技術介紹後, 讓我們來看看它傳統的那一面~ 畢竟面板的所有元件都要被放進有固定及保護功能的前鐵框, 內框及後背板中, 才不會讓面板在運送過程或是使用過程中因震動或撞擊而損壞.
先看最強壯的鐵框和後背板~ 基本上兩者都是金屬材質. 鐵框和後背板都是屬於沖壓出來的鐵件, 利用下壓力量讓所要的形狀(沖頭), 經過原材(如鐵片), 通過與形狀互補的承壓工具(沖模)而切出所要的形狀, 過程像撕裂物品一樣, 只差在線與面的不同. 我們可以從下圖看到沖頭, 沖模及原材的關係. 大家應該可以想到沖頭及沖模所需的硬度要求很高, 所以會採用耐高溫, 耐磨及高強度的鋼材.(工具鋼)
用同樣的原理, 如果有孔洞要製作的話也會在這個時候, 也就是沖孔; 而如果要開口的的話, 就稱為沖口.
保護用的鐵件為了嵌合其它部件, 也會有立體的形狀, 而折彎就是下一個重要的加工了. 如果要做出彎曲的形狀如直彎角(如下圖), 要考慮到材質特性, 厚度及形狀來作沖壓加工. 材料因加工所產生的彎曲或變形, 常見影響就是壓一邊時另一邊的翹起或是沖壓時拉伸, 所以加工的順序也是設計的重要考量點.
為了加強機構強度或配合其他設計的需要, 凸塊或是肋條也常會在鐵件上出現- 沖凸, 而製作時一樣要考慮到加工方式, 材料厚度及所需高度或深度.
最後, 我們所需要的鐵件製作完成後, 還是會有許多小地方要去修整, 畢竟鐵件是面板裡頭最重要的保護機構, 千萬不能因保護不佳而造成損傷. 最常要注意的是切面的毛邊去除(掉落或割傷), 然後是平整度(影響內部結構)及大小公差(也影響內部結構的緊密度). 如果有輔助件要焊接上的話, 會在完成主件的工程後再焊上.
在高科技的面板裡頭, 鐵件的工程相對很傳統, 但是每一孔洞, 每一個凹凸都是為了讓面板有更堅固的結構來做更廣的應用. 先短短講到這裡, 下一次再來介紹其他材料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