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最近閒來沒事就租片回家看, 有幾部電影特別要推薦給各位的, 像是之前紅到不行卻沒時間去電影院看的「全面啟動」另外「唐山大地震」也是很感人的片; 因為兩部都算是大場面的片, 看著看著, 職業病就犯了, 忍不住的挑剔起家裡這台LCD的螢幕, 看電影時, 老是有上下黑邊的問題.
上網搜尋了一下, 發現, 其實2009年底飛利浦已經推出了56吋Cinema 21:9的LCD電視, 畫面比例與電影拍攝的主流格式2.39:1有了相當完美的整合, 這樣就可以完全解決畫面上下黑邊的問題.
當時飛利浦為了Cinema21:9拍了一段氣氛很詭譎的短片, 還得到了2010年國際克里奧廣告獎
這支電視機種在台灣並沒有販售, 因此台灣消費者無緣體驗到這個商品, 且它在美國的定價是6000美元, 高達台幣18萬!
算一算如果為了能看電影的完整畫面而去買一台高達18萬的電視, 成本未免高了點! 另外還有一個問題就是, 如果要看一般的電視節目, 畫面比例會不會整個跑掉? 像是人物比例被拉寬, 讓林志玲變成鍾欣凌之類的?
所以, 21:9的電視是不是還有其他應用可以吸引消費者購買?
以電視的應用來看, 目前炒得最紅的兩個議題除了3D就是Smart TV, 但個人認為21:9轉向3D其實跟電影格式一樣, 似乎也不構成強而有力去購買這部電視的關鍵,雖然飛利浦今年又發表了一款21:9的3D電視
不過, Smart TV的應用介面, 也許讓21:9有了其他發揮的空間, 比如看電影時開全螢幕看, 看一般電視節目時則切割成兩個畫面⋯
可以切成我們現在常用的16:9, 以及5:9兩個母子畫面. 這5:9的空間讓我們來想想可以怎麼運用?
可能可以是上網看電影時的電影選單?
可能可一邊看球賽, 一邊上Facebook或討論區分享觀賽心得?
可能可以邊看電視影集, 看到影集裡喜歡的書, 衣服或手機時, 馬上利用旁邊的空間上網購買,這塊空間搞不好會成為電視購物業者的另一個新藍海!?
如果這樣的模式是被消費者接受的, 21:9是否有機會取代16:9呢? 我不禁想到, 當初由4:3轉換為目前主流的16:9, 引發轉變過程的兩個關鍵因素:
一個是因為HDTV訊號的轉換, 寬螢幕的設計較貼近使用者兩眼觀看的比例; 另外一個原因則與面板廠玻璃切割效率有關, 16:9要比4:3的切割效率來得高.
在天時地利人和的狀況下, 16:9勝出! 轉換了整個終端消費應用的生態.
回頭來看, 21:9的尺寸是否同樣有能力與機會殺出一條血路 ?
目前電視廠商生產21:9尺寸電視的僅有飛利浦; 面板廠方面則是AUO和Sharp兩家有生產21:9規格的面板, 並且分別都有在今年日本FPD展出
後續會不會隨著消費者對畫面的要求更高或是Smart TV的風潮, 增加消費者的興趣度及廠商們的投資, 再掀起一次的畫面比例革命, 則是值得我們後續觀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