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03794
很多人都知道巴菲特 (Warran Buffett) 創造了波克夏傳奇,卻很少有人注意到他的夥伴查理‧蒙格 (Charles Munger),事實上,蒙格對巴菲特的投資風格影響很深,使巴菲特不再只是單純追隨葛拉漢的投資理念 ── 關注企業的內含價值與市場價格之間的關係,而是更重視企業的競爭優勢,及企業該如何加深「護城河」以防禦競爭對手的攻擊。
或許各位都不知道,蒙格在青少年時期就跟巴菲特家族有過接觸,當時他在巴菲特家族經營的雜貨店打工。蒙格的祖父是位有名望的法官,父親則是受人尊敬的律師,蒙格也繼承家族衣缽,從哈佛法學院畢業之後就開始從事律師的工作。後來,蒙格認識了巴菲特,不僅在法律諮詢方面提供協助,也開始思考轉型投資管理業。
蒙格在 1962 年與惠勒合夥開設一家投資公司,這段關係維持到 1975 年,期間年化報酬率為 19.8 %,同期 Dow Jones Industrial Average Index 的年化報酬率只有 5 %。1976 年,蒙格關閉了這家投資公司,轉而替波克夏公司 (Berkshire Hathaway) 效力,與巴菲特攜手創造波克夏傳奇。
本書收納了蒙格的十一篇演講稿,包含了「蒙格主義」的精髓,以下將分篇進行討論。
(一) 如何讓自己生活悲慘
1986 年,蒙格在洛杉磯的哈佛學校發表這段演講,當時恰逢他的么兒菲利浦‧蒙格 (Philip Munger) 從這所中學畢業。這段演說,充分展現蒙格「逆向思考」的智慧,想要獲得快樂,最好的方式就是先瞭解怎麼做才能讓自己變得悲慘。蒙格以卡森的三帖藥方 ─── 吸毒、妒忌、怨恨為基礎,再加上自己的四帖藥方,保證聽眾能獲得悲慘生活。
第一,要反覆無常,不要虔誠地做你正在做的事。只要養成這個習慣,就能綽綽有餘抵銷所有優點帶來的效益,不管那種效益有多大。
就像是「龜兔賽跑」寓言中的那隻兔子,半途而廢將使你一無所成,只不過跑得比你快的不再只是那隻優秀的烏龜,而是一群又一群平庸的烏龜,甚至是拄著拐杖的烏龜。
我們不僅在人生中看到許多類似的例子,也在投資界看到相同的情況,許多基金經理人慣於將持股快速轉手,一年內就能將持股全數更換好幾次,完全遺忘了當初「投資」這家公司的理由 (或者他們從來沒想過這個問題),當然,他們最終得到的是慘不忍睹的績效。散戶投資人也是如此,看到股價下跌不止,就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做錯了什麼,忘了自己「投資」這家公司的初衷。
第二,要盡可能從自身的經驗獲得知識,盡量別從其他人成功或失敗的經驗中汲取教訓,也別去鑽研前輩的研究成果,這帖藥方保證讓你取得二流的成就。
在現代社會中,「教科書」似乎成為暗喻某種想法不切實際的貶意詞,許多人都認為,與其從書本中汲取經驗,不如自行到社會上體驗,投資界也有類似的情形。其實,書本中有許多前輩苦心鑽研的成果,能讓你少走許多冤枉路,若不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要如何看得又高又遠呢?
第三,當你在人生的戰場上遇到接二連三的挫折,就請意志消沉,從此一蹶不振吧!因為即使是最聰明、最幸運的人,也經常會遭遇失敗。
這讓我想起一位朋友,跟我下圍棋是屢戰屢敗,但他不怕輸,並且能從中汲取教訓,每次輸棋功力都會增強一些,或許這種勇敢面對失敗並從中學習的毅力,才是真正堅強的力量。
最後,請忽略小時候人們告訴我的鄉下人故事。曾有個鄉下人說:「我只想知道我將來會死在什麼地方,這樣我就可以永遠不去那裡。」
這句話聽起來很可笑,卻蘊含了無窮的智慧。在處理複雜問題時,逆向思考往往能找到更好的答案,就像避開危險雖然不表示不會遭遇失敗,但確實能大幅降低踩到地雷的機率。而這篇講稿,本身就是逆向思考的典型範例,因為只有瞭解如何讓自己生活悲慘的人,才能明白如何追求真正的快樂。
(二) 普世智慧的投資應用
就像蒙格常說的一句諺語:「在手裡拿著鐵鎚的人眼中,世界就像是一根釘子。」這句諺語的意思是,唯有掌握許多種思維模型,才能從不同角度來觀察、思考問題。蒙格認為,人們應該掌握各學科中最重要的思維模型,包括數學、會計學、工程學、統計學、心理學、個體經濟學 (Microeconomics,本書譯作「微觀經濟學」),並清楚劃出自己的能力圈,絕對不做超出自己能力的事情。
蒙格針對個體經濟學中「規模優勢」的概念,提出相當獨到的見解。「規模優勢」的基礎概念,是指企業的生產成本會隨著規模擴大而下降,所以提高產量能使複雜的生產程序變得更有效率。
舉例來說,大型企業較有可能從亞當‧史密斯 (Adam Smith) 在《國富論》(the Wealth of Nations) 中提到的大頭釘工廠擷取經驗,實施專業化分工制度,提高生產程序的效率,小型企業則無法取得足夠的資源。另外,人們在購物時會偏好購買自己認識的產品,大型企業能憑藉著雄厚財力在媒體上打廣告,讓消費者認識自家公司推出的產品,鄉間的飲料店就不可能辦到。
蒙格也提到,有些市場的競爭相當理性,廠商能持續創造利潤;但有些市場的競爭則是破壞性的,摧毀了股東的財富。
眾所皆知的就是 TFT-LCD 產業,在韓國廠商殺價競爭之下,使得整個產業都陷入虧損,就連帶頭殺價的三星 (Samsung) 也不例外,顯示產業內只要有廠商不擇手段搶佔市場,就會催毀其他廠商的利潤空間,以及所有股東的財富。因此,避開存在「瘋子」的產業,是投資時最重要的考量之一。
談過各種學科的重要思維模型後,蒙格開始闡述波克夏的投資哲學 ── 將大筆資金投資於最看好的幾家公司。他引述巴菲特的話:「我用一張考勤卡就能改善你最終的財務狀況,這張卡片上面有二十格,所以只有二十次打卡的機會,這代表你一生中所能擁有的投資次數。當你把卡打完後,就再也不能進行投資了!在這樣的規則下,你會真正慎重考慮你做的事情,不得不花大筆資金在真正想清楚的投資項目上。」
不過,巴菲特的老師葛拉漢 (Benjamin Graham) 則是主張分散投資,他認為證券分析不可能完全理解一家企業,只能透過分散投資來降低分析錯誤的風險。
事實上,巴菲特與蒙格的投資風格,有很大一部份是繼承自葛拉漢的理念,他們都很喜歡葛拉漢所提出的「市場先生」概念。葛拉漢並不認為市場是有效的,他把市場比喻成一個每天都會來找你的躁鬱症者,有時候他會願意以折扣價將手中的股票賣給你,也有時候他會願意溢價收購你手上的股票,而你可以選擇買進、賣出股票,或者什麼也不做。
然而,巴菲特與蒙格突破了葛拉漢投資理論的局限性,將眼光聚焦在擁有穩固競爭優勢的公司,並將這種競爭優勢稱為「經濟護城河」。巴菲特與蒙格相當注重企業的「定價權」,掌握「定價權」的公司,較有能力將經營成本轉嫁給客戶,以賺取更高的利潤。假如能以公道的價格買進優秀企業的股票,只需要坐下來耐心等待,就能獲得相當不錯的成果。
最後,蒙格談到了資產管理業。整體而言,這個產業並未替客戶創造任何附加價值,某家業者的勝利,一定是建築在另一家業者的失敗上,但這個產業卻從投資人身上削出為數驚人的金屑。許多基金經理人並未替客戶賺到任何一角錢,卻坐領高薪,過著優渥的生活,與其將資金交給無法創造附加價值的基金經理人,還不如投資指數型基金。
——————–
歡迎加入「隨風金融學院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