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03794
(六) 像波克夏一樣投資
這段演說的聽眾是基金會的財務長,蒙格認為,基金會應該成為社會的楷模,抵制浪費、無意義的投資活動。然而,多數基金會都浪費太多金錢在聘請投資顧問、頻繁交易證券,以及繳納給投資銀行的服務費。這些愚蠢的投資行為未必能提升報酬,卻保證要支付一筆不小的開支,導致投資績效不若以往。奇怪的是,基金會董事的反應竟然不是裁撤投資顧問,而是請這些投資顧問再聘請更多高明的投資顧問。
蒙格引用迪摩西尼的話:「一個人想要什麼,就會相信什麼。」反映人們對自己往往過度自信,每個人都以為自己可以獲得比別人更好的報酬,但事實往往不會盡如人意。學術研究一再證明,能持續打敗大盤的人終歸是少數,這些基金會支付高薪聘請許多「專家」,還不如投資收費低廉的指數型基金。
另一種方案,是學習波克夏的投資方式,將大部分的資金投資於少數幾家經營傑出的公司,並且盡可能降低交易頻率。
蒙格針對基金會大量聘用投資顧問,提出一個嶄新的嚴厲批評,他認為這種現象將導致更多優秀青年醉心於無法創造附加價值的資產管理業,進而對社會產生負面影響。在蒙格眼中,資產管理業者非常擅長從金磚上削下許多碎屑,並將這些碎屑據為己有,卻沒有把金磚做大的能耐。
(七) 財富效應與灰金效應
在這篇講稿中,蒙格針對資產管理業者「削金屑」對經濟體系的影響,做了更深入的說明。
經濟學有「財富效應」的概念,就是當民眾擁有的資產獲得增值時,將能刺激消費,例如股票行情上漲時,民眾的消費意願就會比較強。在股市行情上漲時,所有投資人的資產都獲得增值,此時投資顧問以毫無用處的投資建議換取微薄的佣金,並不會引起投資人的重視。蒙格將這種「削金屑」的行為稱為「撈灰金」,這個名詞是源自於哈佛大學經濟系教授蓋布列斯 (John K. Galbraith) 的「黑金」,意指尚未敗露的貪汙中所得到的金錢。
蒙格認為,經濟學家低估了「財富效應」的威力,而「灰金效應」的威力又更勝於「財富效應」,因為人們會較珍惜靠勞力換來的血汗錢,並把「灰金」視為身外之財。近年資產管理業日漸興盛,「財富效應」與「灰金效應」共伴,再經過凱因斯乘數放大之後,將對經濟體系的消費能力造成很大的影響。
(八) 2003 年的金融大醜聞
本篇討論「金融煉金術」,企業經營者利用會計制度認列股票選擇權的瑕疵,不費吹灰之力就能虛增盈餘,並藉此機會炒作股價。這種不正當的獲利手法,吸引了許多企業仿效,而會計師也樂於參與「金融煉金術」,領取令人稱羨的高薪,沒有人在乎泡沫破滅後要如何收拾,也沒有人替股東的權益發聲,整個商業體系陷入道德良知的黑暗時代。
其實,在人類經濟發展的歷史中,「金融煉金術」的戲碼一再上演,每個時代都有一些聰明人會發明新的煉金配方,股票選擇權是一個例子,促成金融海嘯的衍生性金融商品也是一個例子,人們總是希望能在短期內致富,即便要殺掉會下金雞蛋的母雞。這個令人悲傷的寓言再次證明,能獲得好處的惡行很難被消除,因為人們會試圖將這種惡行合理化,並在社會上形成一種共識,反對這種惡行的人將遭到嚴厲的撻伐。
(九) 學院派經濟學的九大缺陷
蒙格認為,經濟學是非常幸運的學門,兩百多年前工業革命推動文明社會快速發展,經濟學在推動這項進展的同時,也試圖提出解釋。比起其他社會科學,經濟學更強調跨領域研究,例如描述公共資源因濫用而枯竭的「公共財悲劇」理論,就是源自於生物學,「計量經濟學」的發展則可以追溯至經濟學家導入物理學重視數據的治學方法,「行為經濟學」則與心理學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此外,經濟學吸引了很多當代最傑出的人才,從早期的亞當‧史密斯 (Adam Smith)、凱因斯 (John Keynes),到現代的克魯曼 (Paul Krugman)、桑默斯 (Larry Summers),不僅在學術上有重大貢獻,文筆也相當不錯。
然而,蒙格仍指出經濟學的九大缺陷,以下將討論其中幾項論點。
第一,致命的自閉,導致「鐵鎚人傾向」,通常會讓經濟學家過度強調某些可以量化的因素。
在「計量經濟學」崛起的現代經濟學體系,經濟學文獻越來越注重數據的處理方式,而不像早期的經濟學文獻經常有許多創新的思想。電腦的發明,讓經濟學家能更快速地處理各種數據,但也讓經濟學家陷入數據漩渦中,忽略了那些無法量化的重要因素。正如愛因斯坦的名言:「並非所有重要的東西都算得出來,也不是所有算得出來的東西都重要。」
第三,物理學崇拜,這個名詞當然是參考了佛洛伊德的術語 ── 陽具崇拜 (Penis Envy)。
在許多物理學家轉戰經濟學界之後,經濟學家越來越喜歡追求可靠而精確的公式,諷刺的是,經濟學所研究的是人類的行為,任何精確的結論保證都是錯誤的,因為人類的行為絕對不可能以簡單的公式或數字表達。很久以前,著名的經濟學家凱因斯早已說過:「我寧可追求模糊的正確,也不要精確的錯誤。」現代經濟學界拋棄老祖宗的教誨,追求虛幻的精確,實在令人匪夷所思。
第四,太強調總體經濟學 (Macroeconomics,本書譯作「宏觀經濟學」)。
關於這點,我認為經濟學界並不是輕視個體經濟學,在經濟學剛開始發展時,大部分的文獻都是在探討個體經濟學,經過長時間的論戰,新古典學派的論述已經成為個體經濟學的主要架構,不像總體經濟學尚未出現一套能說服所有學派的論述。另外,近年開始抬頭的行為經濟學派,將心理學導入新古典學派建立的個體經濟學架構,再次掀起個體經濟學的研究風潮。
第九,不夠重視美德效應與惡行效應。
經濟學家習慣把所有因素量化,像是以「效用」(Utility) 來衡量某件物品帶給人們的滿足感,雖然美德與惡行具有感染力,對人類福祉有著深遠的影響,但這兩項因素都很難量化,也就容易被經濟學家所忽略。
以「效用」作為量化指標存在著一些盲點,就是兩種「效用」相等的物品,帶給人們的實質感受卻未必相同。舉例來說,一碗滷肉飯與一杯紅茶或許能帶給小明相等的「效用」,但前者的功能是填飽肚子,後者的功能則是解渴,帶給小明的實質感受不盡相同。
(十) 蒙格的普通常識
這段演說的聽眾是南加州大學剛獲得博士學位的畢業生,蒙格談起他的人生中最重要的三個道理:獲得他人的尊敬比追求金錢與名譽更為重要、正確的愛、終身學習。
值得注意的是,蒙格在這段演說中提到「不平等」的重要性,他以籃球教練伍登訓練球員的例子,說明菁英教育的重要性。台灣社會現在正陷入「平等」的迷思,政府廣設大專院校,讓所有人都能輕易取得高學歷,滿足台灣人民追求高學歷的虛榮心,並消滅明星學校來安撫民眾的嫉妒心。其實資本主義所主張的是機會的平等,而不是結果的平等,政府應該做的是讓肯用功的學生能考上一流大學,而不是消滅財團及明星學校。
錯誤政策引發的效應已經逐漸反映在台灣社會,各行各業開始面臨人才斷層,可惜政府還是不知悔改,不顧民意反對,盲目推出十二年國教,以為文憑能提升人民素質,可想而知,十二年國教將是下一個失敗的教育政策。
——————–
歡迎加入「隨風金融學院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