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看到了一則癮科技的新聞, SID 2011:Nanosys 以 iPad 展示 QDEF 技術…預計第四季將搭平板產品出貨… , PE2在這邊還是頗有微詞, 所以還是在這邊分析一下自己的感想, 大家是否持續懷疑著, 量子點 (QD, Quantum Dot)裡內含重金屬是不是能賣? 實際上加了QD後是不是真的會省電? 還只是看了畫面覺得很鮮豔就很高興? 這一切的聲浪中, Nanosys 找到他們的商業策略, 就是想辦法把一張張量子點增強薄膜(QDEF, quantum dot enhanced film)給生產出來換美金, 愈大張換愈多!
這樣一來3M可能開始要擔心些了! 要不要乾脆直接把Nanosys給買了, 然後整合在他們家的光學膜! 以後背光模組中的光學模將不只可以調整光角度分佈, 還可以調光譜分佈~~~Cool! 報導中說是QDEF厚度是100um較不利於推廣到手機上使用? 事實上手機面板背光模組內的光學增亮膜大概也是厚約 100um, 再增加100um或許不是一件好事, 但是否太過份擔心? 還是實際上不止只有100um?
圖片來自癮科技
而報導中所附的影片中有一段有趣的示範, Nanosys的受訪人拿出一個發藍光Blue LED chip在QDEF上面遊走, 然後反射出來的光變成了白光. 儘管還是有疑慮, 我們對於Nanasys把QD作成一張膜的作法倒是持正面的看法. 下左圖是Nanosys在QDEF還沒出來之前在LCD背光模組中使用QD的建議用法: 把紅色和綠色的QD摻入光學膠帶中, 然後把這個膠帶導光版的側面. 在LED在發出的藍光射入導光版之前, 經過QD光學膠帶就可以轉化為紅, 綠, 藍三原色, 然後經導光版的方向導正將此三原色往上射入面板; 新的作法據判斷應如下右圖,將原先膠帶捨去, 改以在導光板上方置放一張較大張的QD膜.
前者經QD產生的紅綠藍三原色, 在射入導光版後會產生程度不同的色位移,在均勻度及色準度上的控制應較為不易; 而在新的作法中, LED的藍光雖在導光版內被導向, 但其紅色及綠色則是在離開導光板, 進入到面板前才被產生及決定, 理論上可解決原作法的部份問題. 再者, 原作法的反應面積相對小很多, 在光混成的過程中似乎比較容易造成反應不完全, 或因間隙所導致的藍光漏光(不參與反應), 新的作法擁有較大遮蔽率應也可解決這些問題!
只不過, Nanosys的作法屬於在硬體上解決LED背光模組色濃度不足的問題, 事實上現在Display IC也已經可以利用演算法, 以軟體調校的方式達到讓畫面增豔的目的(如Sony Ericsson的Xperia arc內建的Mobile Bravia Engine就有增加色飽和度的功能). 問題就會變成, 如果屬於硬體的QD在生產成本上的增加太過明顯, 就會面臨有行無市的窘狀,因為軟體調校算內建程式, 花不到什麼生產成本的哩!
相關Bravia Engine產品分析文章:
[超剖析]Sony Ericsson Xperia arc(上)
[超剖析]Sony Ericsson Xperia arc(下)
技術相關文章
其他犀利評論
20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