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文西廚房》一書對古歐洲飲食文化有很詳盡的介紹,其中,文藝復興的發源地 ── 義大利,以及中西文化交流之樞紐 ── 拜占庭,對古歐洲飲食文化均有很深遠的影響。當時,窮人的飲食不外乎是麵包、燉豆,只有貴族階級才能享用肉類,顯見經濟條件對飲食文化的影響。
正如同中國俗諺所說的:「三代富貴才知飲饌。」唯有在平安富足的社會,才能發展出精緻的飲食文化。
古歐洲的飲食文化,對現代社會同樣適用,在所得越高的國家,人民的蛋白質來源會逐漸從豆類轉變成肉類。然而,在生物學上,每一層食物鏈當中,只有約 10 % 的能量會被儲存下來。換而言之,當牛隻吃下 10 kg 的穀物,只能產出約 1kg 的牛肉。因此,蓄養禽畜供人類需求所耗費的糧食,遠超過人類直接攝取植物性蛋白質。
隨著經濟快速成長,加以西方飲食文化傳入,中國、印度等新興國家的飲食習慣正逐漸改變。中國對雞肉、乳製品、黃豆的需求大量增加;印度對肉類的需求雖然不大,但對乳製品的需求量卻遠大於中國,並且正在快速成長 (詳見【表一】)。
【表一】中國、印度飲食習慣變化
此外,經濟成長通常會伴隨著都市化程度提高,使得糧食不會在產地被消耗掉,而是要運送到主要消費市場,這會提高運送糧食所需耗費的能源,再間接刺激糧食價格上漲 (可參考「【糧食危機】能源價格的影響」)。
如果中國、印度的糧食產量,隨著經濟條件改善而逐漸增加,就能降低對國際糧價的影響。而據最近幾年的經驗,中國在穀類、肉類的增產速度還算快,能跟得上需求增加的腳步,但是對黃豆的大量需求則無法靠國內供給滿足。
經濟條件對飲食結構的影響,不只會發生在新興國家,在高所得國家,經濟蕭條會使人民在家吃飯的機率提高,並減少去高級餐館用餐的次數;在採購食材時,也會較偏向購買經濟實惠的食材。
然而,這世界上並不存在單一的糧食價格,若是以不同貨幣計價,糧食價格的走勢可能會完全不同。舉例來說,從 2006 年底到 2008 年底,以美元計價的玉米價格幾乎不變,以日元計價則是下跌 23 %,以墨西哥披索計價則是上漲 22 %。
在這種情況下,日本會更願意進口玉米,而墨西哥則是完全相反的情況。而我們也看出,只用美元計價來衡量糧食價格的缺點,因為在某些時候,美元很可能會對全球大部份的貨幣貶值,此時將會支撐美元計價的糧食價格,但對於大多數國家而言,進口糧食的成本並沒有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國民所得正好是影響匯率的重要因素之一,經濟表現較強勢、國民所得成長較快的國家,通常也擁有較強勢的貨幣。而較強勢的貨幣,讓這些國家能以較便宜的價格進口糧食,滿足國內快速成長的糧食需求,這就是自由市場經濟的力量。
反之,如果政府實施貿易保護政策,或是以其他政策控制國內糧食價格 (例如凍漲),將使得國內糧食市場變得封閉,並失去以匯率調節進口糧食價格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