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68326
初次拜讀本書時,並沒有寫下讀後感,最近偶然從書架上拿起這本書來翻閱,覺得這本書的內容雖然比不上鉅細靡遺的《智慧型股票投資人》,卻簡潔扼要地抓住價值型投資哲學的精髓。
碰巧的是,最近才剛發表《用心於不交易》的讀後感,我認為這兩本書有相輔相成的功效。
如果你是剛開始接觸投資,對財經專有名詞感到茫然的人,建議從《用心於不交易》開始閱讀,作者很貼心地在本書內附上許多註解;如果你讀完《用心於不交易》,並且對價值型投資哲學深感認同,想要更進一步,學習更為專業的內容,但又無法接受《智慧型股票投資人》、《證券分析》的枯燥乏味,那麼這本《打敗法人的價值投資法》會是個很不錯的選擇。
在本書開頭,作者點出一個很有趣的現象。日常生活中,家庭主婦們經常會瀏覽各大賣場的特價資訊,希望能把握機會多買些便宜貨;百貨公司周年慶,尤其是名牌服飾破盤價清倉拍賣,也總是能吸引許多人潮;但在股票市場,各大企業股份跳樓大拍賣,散戶卻一點也笑不出來,反而苦著一張臉罵政府無能,真是奇怪的現象?
讓我們試著揣測散戶的心境。散戶總是希望買進股票後,股價能立刻上漲,好讓他們以更高的價格賣出股票。他們經常忘記,股票代表著企業的部份所有權,象徵投資人擁有企業名下的部分資產,以及獲得盈餘分配的權利。
在很多時候,企業的本質並沒有太大的改變,但股價卻大幅下跌,引起散戶的恐慌。此時,財經媒體、名嘴會努力「找原因」,提出各種證據解釋股價為何會下跌。當散戶聽信這些說詞,就會開始相信股價下跌是反映企業的前景黯淡,並願意以極低的價格出售持股。
但股價下跌必然跟企業前景有關係嗎?財務學家總是認為股價會反映企業前景,但更正確的說法,應該是股價會反映「投資人所想像的企業前景」,這跟實際的企業前景之間,有非常大的差異。絕大多數的企業,並不會因為經歷股市空頭而衰敗,在風暴過後,你會發現這些企業就跟風暴前幾乎一樣,而股市空頭期間的股價下跌,經常是絕佳買點。
另一個奇怪的現象,是人們不怕買進手機、汽車……等商品後,馬上面臨鉅額折價,卻很擔心買進股票後馬上套牢。買進手機、汽車後,就算馬上轉手,價錢還是遠不如新品,但這些商品是可以使用的,手機可以用於通訊、汽車可以代步,那股票有什麼功能呢?
假使投資人買進的股票,是一時的題材炒作,企業本身根本沒有獲利,那這張股票確實就像樂透一樣,賭的是這家企業在未來是否能將夢想化為利潤,基本上沒有太大的功能;但如果投資人買進的股票,代表著持續賺錢的企業,那這張股票的功能就是獲得盈餘分配的權利,意義完全不同!然而,投資人很容易忘記股票象徵著企業的部分所有權,也就忘了股票的功能是獲得盈餘分配的權利,以為股票沒有功能。
接著讓我們回顧巴菲特所說的投資秘訣:「投資的秘訣有兩條,第一條是千萬不要賠錢,第二條是不要忘記第一條原則。」可見巴菲特的投資哲學深受恩師葛拉漢的影響。
在《用心於不交易》中,作者也一再強調這兩條原則,原因是只要賠了錢,「複利」就會變成「負利」,對資產累積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雖然,我們不可能辦到完全不賠錢,但如果能謹記以合理的價格買進股票,確實能提高勝率。葛拉漢的投資方式更為保守,他希望能以低於內在價值的價格買進股票,這套方式稱之為「安全邊際」。
該如何評估內在價值?坊間最常見的方式是「本益比」。從某方面來說,「本益比」能反映投資人需要多少時間才能回收本金,但實務上卻面臨一個問題:該看哪種本益比?根據過去盈餘計算的本益比?根據未來盈餘預估值計算的本益比?還是以當期盈餘計算的本益比?
參考過去盈餘數據難免有看後照鏡開車的疑慮,但參考未來盈餘預估值也有投資人是否能未卜先知的問題,因此,這並沒有絕對完美的答案,我們只能試圖找出較可行的解決方式。如果,我們能找出企業的長期競爭優勢,支持這家企業在未來的表現會跟過去差不多,或許就能提高過去盈餘數據的參考價值。
坊間很多投資人精於計算「過去十年的平均殖利率」、「過去十年的平均盈餘」,卻忘記檢視企業是否擁有長期競爭優勢,以確保未來表現不會比過去差太多,這就是在看後照鏡開車。
前面提到的「安全邊際」,也能幫助我們解決這個問題。假使投資人分散持股,有些企業的表現比過去更好,有些會跟過去差不多,當然也有些會比過去差,但整體表現應該會跟過去相差不大。如果投資人謹守「安全邊際」,也就是花 0.66 元買進價值 1 元的股票,就能獲得 0.34 元的緩衝空間,即使企業在未來表現不佳,導致內在價值縮水,這段緩衝空間將會減少投資人的損失。
至於分散持股應該達到什麼程度?這跟投資人的風險屬性有關,但一定要堅持買進最好的企業,不要為了分散持股而濫竽充數。一般而言,十支股票就有一定程度的效果,全球化的分散投資也是一種做法,留在下一篇文章中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