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間對投資的常見認知,是透過「低買高賣」來獲利,「投資策略」的定義也被窄化為「交易策略」,也就是如何在適當的時機進出市場。姑且不論適時進出市場是否可行,投資人顯然已經忘記,在金融市場裡,付出的費用越少,得到的報酬就越多,任何交易策略的成果,都比不上「不交易」的力量。
近期,「綠角財經筆記」在「台股歷年報酬率的真相」一文中,提到券商公會的新聞稿,裡面有一張非常有趣的表格,是從過去十年台股總市值增減來估算歷年證券交易所得 (詳見【表一】)。
最近十年,台股總市值增加超過一兆元,還不含這段期間內投資人所領取的現金股息。也就是說,投資人只要在民國九十年買進指數型基金,然後放著什麼都不做,就可以獲得超過一倍的報酬率。
如果挑到這段期間內經營績效優於平均值的公司,並長期持有十年,很可能會獲得更高的報酬。
但頻繁交易的投資人,在承擔各項交易成本後,所得到的報酬卻是負數。
不過,近年有些投資人打著「指數型投資」的招牌,卻把指數型基金當作交易工具,根據某些交易規則頻繁進出,這不僅違背了「指數型投資」的被動精神,也保證無法獲得與市場相當的報酬。
在投資的世界裡,並不是所有努力都能獲得回報,就「交易」方面而言,更多時候是努力越多、回報越少。頻繁交易所衍生的成本,無關主動或被動,必然會侵蝕投資人應得的報酬。
也就是說,挑選好公司買進並持有,或是長期投資指數型基金,不但能省下研究市場的精神與時間,還能獲得更好的成果。而頻繁交易的投資人,在提供良好的市場流動性後,不但沒有任何補償,還要上繳一大筆稅金,正是財政部應該頒發「惠我良多」匾額的對象。
展望未來,若是政府確定課徵證券交易所得稅,頻繁交易的投資人,將會獲得更糟糕的成果。反之,挑選好公司買進並持有的投資人,不僅可以獲得稅率減免,還能省下大筆的交易成本,受到的影響相對輕微。
什麼都不做,就不必付出任何費用,才能獲取投資人應得報酬的全部,這就是「不交易」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