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16008
在讀完《用心於不交易》後,作者林茂昌先生對投資觀念的獨到見解,令我感到非常佩服,因此又買了他的另一本著作 ──《我的職業是股東》。
目前,投資思維大致可分為四大類別:成長型投資、價值型投資、技術分析、指數化投資,而本書對於這四種系統都有非常詳盡的介紹,並指出各種思維在實務面的優、缺點。若您是進入金融市場有一段時間的投資人,想更進一步找出適合自己的投資方式,應該可以從本書得到一些啟發。
接著就讓我們來探討這四種不同的投資思維。
成長型投資
成長型投資,顧名思義,就是尋找現在看起來還不怎麼出色,但未來前途一片光明的公司。若投資人能抓到一支成長股,獲利通常是以數十倍計,最廣為人知的案例就是藝人小 S 的公公,靠著投資鴻海而躋身富人階級。
成長型投資的思維,起源於湯瑪士‧普萊斯 (Thomas Rowe Price),他在 1937 年以自己的名字成立普信公司 (T. Rowe Price)。
當年,普萊斯會先用自己的錢進場試水溫,等到確認無誤後,才開始動用基金的資金購買股票。這種做法,因為涉嫌以基金的資金炒作自己的股票,所以在今天是違法的,但普萊斯這麼做的原因,並不是圖利自己,而是希望基金從事的每一筆投資都能盡可能慎重。
普信公司最大的特色,就是低廉的管理費率,而且旗下所有基金都不收取申購手續費。在台灣,多數主動型基金的管理費率都遠超過 2 %,還要收取 1.5 ~ 3 % 的申購手續費,相較之下,普信公司旗下基金的管理費率都不超過 1 %,是多麼吸引人的條件。近年,普信公司多次與美國知名基金評鑑機構晨星 (Morningstar) 合作,提供免費的分析師報告供基金投資人參考,顯見該公司對自家基金非常有信心。
普萊斯不僅擁有出色的投資績效,也明確定義成長型投資的基本概念 (節錄自《我的職業是股東》):
(1) 在每一波景氣循環高點中,銷售量和盈餘不斷創新高的公司,這種股票適合想賺價差的投資人。
(2) 在每一波景氣循環低點中,銷售量和盈餘逐步攀升的公司,這種股票適合追求穩健報酬的投資人。
那為什麼許多投資人依樣畫葫蘆,卻畫虎不成反類犬呢?這是因為,成長型股票本身就是股市泡沫與崩盤的亂源,所以投資人很容易以過高的價格買進成長型股票,這樣的結果當然不會是股價從 100 元飆上 500 元,反而是股價從 500 元一路滑落到 100 元的可能性較大。
作者以詩人伊瑟斯 (Finn Eces) 的故事,來形容成長型投資的精髓,我認為相當生動 (以下內容節錄自《我的職業是股東》):
愛爾蘭人把鮭魚視為珍品,認為吃鮭魚不僅可以強身,還可以得到智慧。傳說中有一隻鮭魚,叫作智慧之鮭,他吃了九口井旁的臻樹子,而得到大智慧。據說第一個吃到這條智慧之鮭的人,就可以得到大智慧。
伊瑟斯花了七年的時間研究、追蹤,終於補到了這條智慧之鮭。他叫他的學生代為宰殺烹煮,然後自己獨享。不過,他的學生在烹煮鮭魚時,被噴出的鮭魚油脂燙傷了手指頭,出於本能反應,他吸吮了手指一下。沒想到竟然這樣,他成為全天下第一個吃到智慧之鮭的人,伊瑟斯也因此將大智慧拱手讓人。
這個故事給我們兩個啟發:
(1) 就算我們親手抓到了鮭魚,也不一定吃得到精華。
(2) 要得到大智慧,絕對不可以假手他人。
換句話說,就算投資人抓到成長型股票,也不一定能在主升段中緊抱持股不放;另外,想找到成長型股票,還是要親自下功夫研究,千萬不要有「聽明牌」的心態。
——————–
歡迎加入「隨風金融學院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