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本理財雜誌在討論”金牛”, 就像乳牛能源源不絕地產出牛奶, “金牛”則是會持續創造現金流, 投資人可以再把這些現金拿去購買更多”金牛”, 運用複利來滾出財富.
共筆作者: 隨風; 資料與圖片來源: Politico; OnlineStockforTrade; Mmamf
這本雜誌把”金牛”分成六大類型: 台幣定存, 外幣定存, 定存股, 債券型基金, 房租, REITs. 其中, 高收益債基金的配息率最高, 大約在6-7%之間, 是近年國內投資人的最愛, 國內投信公司也陸續推出相關產品, 參與這波高收益債投資熱潮.
但高收益債的本質, 是財務體質較差, 債信評等較低的企業所發行的債券, 這樣的資產在經過投信公司的包裝後, 就能變成”金牛”嗎?或者, 這只是外表鍍金的”假金牛”? 此外, 羊毛出在羊身上, 究竟這些配息是來自於債券的利息收益, 還是投資人的本金呢?
高收益債券基金最大的優點, 是讓小額投資人能享有分散投資的效益, 達到降低風險的效果.
舉例來說, 假使投資人買進一張違約率5%的高收益債券, 這意味著投資人有5%的機率會損失所有本金, 另有95%的機率能完全回收本金, 並按時收取債息. 假使後續經濟情勢良好, 該企業沒有發生重大的經營危機, 那當然是再好不過. 然而, 若該企業面臨財務困境, 投資人就要被迫面對令人不悅的5%, 導致個人資產蒙受極大損失.
如果能透過基金來分散投資上千檔的高收益債券, 每一檔債券的違約率都是5%, 在”大數法則”的效應下, 投資人有很高的機率虧損5%, 但損失所有本金的機率卻是微乎其微, 就像是花5%的本金來買保險, 預防損失所有本金的風險.
“大數法則”的前提條件, 是樣本的發生機率各自獨立, 彼此之間並不相關, 而高收益債基金似乎不太符合這項前提條件, 因為基金所投資的公司可能有業務上的往來, 或是總體經濟環境不佳會同時影響到所有公司的違約率. 但即便如此, 透過高收益債券基金來享有分散投資的效益, 還是比投資人直接購買單一債券來得好.
也就是說, 像高收益債券這頭”黃牛”, 在經過投信公司重新包裝之後, 確實能變成”金牛”, 只是這頭”金牛”的含金量可能不是完美的24K.
另一個問題, 是高收益債券基金的高配息, 是來自債券的利息收益, 還是投資人的本金呢?
目前, 美國高收益債券指數殖利率約為6.4%, 與高收益債基金的配息率相當, 也就是說, 這些配息確實是來自債券的利息收益, 並沒有拿投資人的本金來配息的問題.
不過, 配息率並不等於實際報酬率, 只看到配息就貿然投入的投資人, 是過於輕忽高收益債券的違約風險, 忘了在享受利息收益的同時, 也要承擔債券違約所帶來的損失.
根據ING資產管理公司預估, 在2012年, 美國高收益債券的違約率約為2%, 因此現階段投資高收益債基金的預期報酬率約為4.4%, 若再扣除1.5%的基金管理費用, 就只剩下2.9%.
最近有種說法是: “經濟環境惡化, 股市表現將不如債市, 投資人應該將資金轉入高收益債, 新興市場債, 以規避股市下跌的風險. “
若把違約率納入評估, 就會發現這種論點是相當站不住腳的, 因為在經濟環境惡化的同時, 高收益債券的違約率也會攀升, 即使投資人仍然可以享有6.4% 的配息, 但高收益債與股票的價格連動性很高, 很可能會隨著股市下挫, 或是違約率攀升侵蝕到投資人的本金.
總結以上, 雖然高收益債券指數的殖利率與高收益債基金的配息率相當, 投資人可以紮實拿到來自債券的利息收益, 但考量違約率及基金管理費用後, 實際報酬並不高, 這頭”金牛”似乎不怎麼吸引人.
以上分享給各位參考, 如果各位對內容滿意的話, 就到 KisPlay 3C俱樂部(https://www.facebook.com/LoveKisPlay) 按個讚給小弟一些鼓勵吧~
其他推薦文章
產業財經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