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三月,鴻海宣布以每股 550 日圓認購夏普 (Sharp) 9.9 % 股權,為此,郭台銘還在股東會上架設夏普電視牆,展現夏普優異的面板製造技術。
媒體也開始猜測,郭台銘跨海買下夏普的原因,或許跟奇美電董事長鬧空窗,鴻海無法完全從奇美實業手中取得經營權有關。有趣的是,在郭台銘宣布入股夏普之後,奇美電的董事代表便宣布請辭,或許正如同民眾所猜測的,奇美實業擔憂鴻海入股夏普後,奇美電會被邊緣化,只好心不甘、情不願地交出經營權。
另一種說法是,夏普擁有全球唯一的面板十代廠,能做到經濟切割 60″ 以上的大型面板,而且跟鴻海同為蘋果供應鏈,兩家公司攜手合作,可能是為了 Apple iTV 開始暖身。
之後,郭台銘更是放話:「鴻海可以買下整個夏普!」這句話,讓自尊心甚高的日本人開始擔憂,過去日本的標竿企業之一,是否會被台灣人買走?
然而,在鴻海入股後,夏普的股價不但沒有起色,反而一路下跌,不知道是反映日本投資人對這樁合作案沒有信心,還是提前預告慘烈的第二季財報?
八月初,夏普公布第二季虧損高達 1,384 億日圓,比去年同期虧損 493 億日圓還要更慘烈,該公司也大幅調降財測,從先前預估的虧損 300 億日圓,調降至虧損 2,500 億日圓,股價也一舉跌破 200 元關卡。
新公布的財測數據,當然跟夏普當初與鴻海協商所提供的財測數據大不相同,先不討論夏普的行為是否涉及詐欺,鴻海遇到這種狀況,當然不願意以原先協商的條件入股。
幾天後,鴻海在證交所發布重大消息,表示夏普已經同意重新議價;但過沒多久,夏普公關出面否認。當晚,郭台銘親自上火線,宣稱這是鴻海與夏普高層的協議,可能還沒傳達給公關部門;沒想到,夏普發言人又再次否認,讓鴻海發言人只能表示尊重夏普的表達方式。整件投資案發展至此,竟然演起「羅生門」戲碼,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而台灣經濟部投審會也駁回這樁投資案,理由是鴻海提出的投資效益不合理,且近期夏普股價大幅下跌,損及鴻海股東的權益,要求鴻海補件再審。
幾天後,夏普終於承認將與鴻海重新議價,但如此一來,釋出 9.9 % 股權所換得的資金援助就會變少,因此又傳出鴻海有意收購夏普 20 % 股權的消息。如果消息成真,屆時鴻海將有權向日本法院聲請解散夏普,意味著更進一步的掌控權,所以夏普極力反對此案,但又面臨銀行團的壓力,處境十分艱難。
有了上次「羅生門」的經驗,這次鴻海的公關體系顯得非常謹慎,對於提高持股比率至 20 % 的傳言,發言人只淡淡表示:「請靜待聯合聲明。」
為了重新整頓公司的營運狀況,夏普決定一口氣裁員萬人,日本媒體也傳出夏普有意將位於南京、墨西哥的電視組裝廠賣給鴻海,並出售位於大阪堺市的工廠用地,以及位於酒井的太陽能廠。但隨後夏普否認將出售大阪堺市工廠用地與酒井太陽能廠的說法,表示只有計畫出售東京辦公大樓,以及一些電視組裝廠。
在此同時,奇美電董事會也通過 6 億股現金增資案,其中 10 % 由員工認購,80 % 由原股東認購,10 % 採公開承銷,向市場投資人募資。另一方面,鴻海計畫標售 30 億元的公司債,籌措增資夏普及奇美電所需的資金,預估全年發債金額將達 270 億元,比去年的 180 億元暴增五成。
過去台、日企業之間的角力,很少有像鴻海這樣佔盡優勢的,也再次提醒我們,在不景氣的年代,現金為王!在這樁比電視連續劇還好看的「鴻夏配」大戲中,郭台銘也再次顯現猶如成吉思汗般的霸氣,或許鴻海帝國的黃昏還沒到來,郭台銘還要率領兵將四處征戰。就套一句盛竹茹的名言做結尾:「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補充】夏普獲得銀行團融資 3,600 億日圓 (Sep 30, 2012)
夏普獲得東京三菱銀行及瑞穗銀行的支援,獲得融資 3,600 億日圓,資金危機暫告解除,但夏普高層表示,與鴻海的資本合作談判仍將持續進行。
「鴻夏配」遲無結論的癥結點,在於鴻海想要介入經營,而夏普只願意資本合作。然而,郭台銘以私人身分入股的十代廠,在獲得鴻海的協助後,產能利用率大幅提升,未來「鴻夏配」或許也有業務合作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