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在電視, 螢幕或是有關於顯示相關的產品, 常常會有很多名詞跑出來, 就像是對比, LED, CCFL, 色彩飽和度…等等. 這些名詞常常讓人搞不懂到底怎麼去選擇什麼是適合自己的設備, 接下來Kisplay這邊會陸續推出螢幕小學堂的專欄, 來介紹一系列有關於螢幕的小常識來分享給大家.
對比這名詞以字面上來說, 就是兩相比較的意思, 例如說快與慢, 高與矮, 或是胖與瘦. 而在螢幕與畫面上所謂的對比, 就是黑與白的亮度比. 那市面上的螢幕常常標榜對比3000:1的高對比, 這個數字怎麼來的呢?
對比的測量方式是將受測螢幕置於無光線全黑的暗室中, 將螢幕調到最亮的狀態後開啟白色畫面測量其亮度, 接著再開啟黑色畫面測量其亮度, 這兩者的亮度比就會是所謂的螢幕對比. 假設白色畫面的亮度為300nits, 黑色畫面亮度為0.1nits, 這螢幕的對比就會是3000:1.
為什麼對比會是選擇螢幕的重點呢? 我們先看一下底下這張圖, 大家猜猜看, 第一行的灰色正方形哪一個最亮? 第二行的白色正方形哪個顏色最白?
我想答案很容易看出來, 最亮眼的灰色正方形與白色正方形都是最左邊那個!!?? 但是, 其實第一行的灰色正方型顏色都是一樣的, 第二行的白色正方形也都是同樣的大小與顏色. 但為什麼左邊的正方形看起來比較亮呢? 原因就是對比造成的視覺感受, 眼睛的瞳孔會根據觀測物不同的亮度縮放, 所以如果底色越亮, 人眼自動就會把平均入光量降低, 所以自然降低所觀測物的亮度, 看起來就會比較暗. 相反的如果底色越暗, 眼睛就會增加入光量, 所以所觀測物的觀賞亮度自然就會變高.
而螢幕對比高的好處, 就是讓眼睛自然感覺螢幕是比較亮的, 所以在可接受的範圍內, 螢幕亮度就可以往下調暗, 螢幕的亮度降低, 眼睛受到光線刺激也就降低, 觀賞舒適性自然就增加許多, 疲勞感也就減少很多. 當然如果硬要扯到節能方面的議題, 這樣是可以省電的. 另外, 螢幕畫面黑色純黑對於影片觀賞的質感會提升很多, 感官上會認為這樣的畫質是比較優異的.
最後來聊一下什麼是動態對比, 剛剛所提到的那些對比, 在螢幕規格上面會寫成對比, 靜態對比或是原生對比. 那很多電視或是螢幕都會強調動態對比, 那到底什麼是動態對比呢?
前面所述的對比, 是以靜態圖片的白色與黑色亮度來做對比量測, 那麼動態對比就是以影片的方式來進行量測, 但是量測標準是什麼? 目前為止小弟這邊還不是很清楚, 好像也沒有一個統一的量測準則, 所以幾乎都是各說各話, 各量各的.
另外, 動態對比通常數字都高的嚇人, 動不動就50萬比1, 100萬比1… 這樣的數字大部分都會建立在一種稱為背光閃爍的螢幕技術上, 也就是在黑色畫面時, 背光會關閉, 讓黑色的亮度變到最暗. 但就因為這樣, 讓小弟認為動態對比真的是各說各話, 既然有了背光閃爍技術, 那麼黑畫面時背光理論上是全暗的, 也就是亮度為0nits, 此時無論白畫面的亮度為何, 對比值都是無意義. 所以在選購電視或是螢幕時先以靜態對比為優先考量, 動態對比就當成參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