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常收到問我有關於小孩子生活作息的問題,尤其是針對小小孩(三歲以下)的小孩,
所以今天小魚我就來跟大家分享「小小孩生活作息」這個主題:
講到「生活作息」,我不知道你第一個想到的念頭會是什麼?
可能是因為小魚我從小在鄉下長大,我的奶奶、姑姑都是早期農村生活的客家婦女,幾乎每一天生活作息都非常的規律!
在我有記憶以來,每天早上幾乎是在太陽慢慢從地平線升起之前,我的奶奶、大姑姑,就已經起床開始一天規律的生活,澆菜、餵雞鴨鵝,阿嬤在佈滿清晨晶瑩閃耀露珠的竹林間、鄉間小路裡散步著。
印象中有許多天,大姑姑會把洗好的黃豆,放在老式的磨豆子機,一邊舀著豆子放進去、一邊加水,有時候我早起了,會好奇的要求在旁邊幫忙,看著機器中磨出來粗粗的黃豆汁,然後再用布袋過濾乾淨,剩下的黃豆粉會留起來餵雞鴨鵝,然後濾好的豆漿則是會放進大大的鍋子裡面沸騰著,直到散發出濃濃的豆香。
通常喝完了豆漿、吃完了蒸好的包子之後,差不多還沒有七點,我就會踏上腳踏車,在清晨的薄霧中,一隻手抓著腳踏車的把手,另外一隻手像小鳥一樣張開,去感受早晨清新的空氣在我指尖流過,就這樣欣賞四季的美景,到兩公里外的學校上課。
一直到四點放學,回到家吃個點心,寫完功課,休息半小時看卡通之後,有時候會被阿嬤叫去幫忙澆菜、或是幫忙趕鴨子,有時候則是跟鄰居的朋友玩,或是騎著腳踏車在鄉間小路中探險,直到黃昏,才回家洗澡、吃飯,如果是夏天就會拿著扇子在外面抓螢火蟲、聽大人講東講西的、吃水果,如果在冬天寒流來襲的話,大家就早早裹著棉被上床睡覺,結束這一天。
一直到長大,我都非常、非常慶幸,自己的生活可以過得如此規律、穩定!
因為其實對每一個孩子而言,「有規律的生活」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
但是現在的人因為生活的太忙碌、太匆忙!許多人都有一種潛意識中的匆忙感!
每天工作上不停地忙碌,加上周遭聲光的刺激、收不完的email、每分鐘跳出來的facebook訊息,還有可以隨身攜帶把你的視線牢牢綁在螢幕上的智慧型手機,有時候一坐在電腦前、電視前,不知不覺幾個小時的時間就消失…
如果是全職的媽媽,一天有時候總會覺得過得既漫長、又短暫,跟孩子牙牙學語的孩子四目相對、不知道要做什麼的時候,總是顯得很漫長,但是在天黑之後,一天即將到了盡頭,才發現還有好多事情需要做、好多事還沒有完成,時間怎麼總是短短的一下就過去!
「規律的生活作息」好像是一種不可能達成的目標,每一天都在「已經遲了10分鐘」的緊張感、不停追趕時間中度過…
但是雖然我們的平日生活如此匆忙,但是「規律」其實從來沒有離我們很遠,那是屬於大自然的規律,那如同宇宙運行萬年不變的規律其實存在在我們的生活之中,春夏秋冬、清晨中午晚上的時光運轉、太陽月亮星星規律運行,一直在我們周遭指引著我們,只是我們忘記了去感受,忘了去將這樣的規律帶進我們的生活之中….
世界上第一所華德福學校的創辦者Rudolf Steiner史代納,曾經說過:「如果孩子建立有規律的外部節奏,那麼一種內在的規律也會在他們體內形成。」
這不僅僅適用於孩子,其實適用於我們每一個人身上,尤其是企圖在孩子生活之中建立規律的父母身上!
一旦建立的規律的生活,有計劃的把生活裡的大小事、行程安排的如同呼吸般韻律之後,吸氣、吐氣,一收、一放,自然帶起孩子來,也會像是呼吸一樣容易而且輕鬆!
孩子也會從這樣的生活固定節奏中慢慢模仿、學習、最後內化!
小孩在小小年紀的時候,他是希望有人可以陪伴他們的,一起玩、一起散步!
可是我們大人其實一天下來,有很多的事情要做,要煮菜、要晾衣服、要做家事,難道真的要把孩子丟給「電視保姆」、「科技保姆」(不是機器人保姆喔~不要會錯意了!哈) 其實大部份的爸媽可能也知道沒有受控制電視時間、一無聊下來就丟科技產品給孩子,可能會造成一些不是很正向的影響,可是總是會因為自己很忙,就把心中暗暗升起的愧疚感壓下去,最後時間久了,也只能放任下去。
其實可以不需要這麼做! 我一直深信,孩子跟父母之間,其實是可以雙贏的!(我之前的書也有提到啦~哈哈!)
那在生活作息上,要怎麼要創造雙贏呢?
其實就讓孩子參加你的生活! 讓孩子一起做!一起做家事!然後你也參與孩子的生活,一起玩!
當然,跟孩子一起做家事,其實難度比自己一個人做高很多,所需要的時間也很多!
但是,其實孩子可以從「模仿」大人的行為之中,學習到非常多!像是做事的簡單方法、良好的生活習慣!
當然從一開始的時間來看,需要花費的時間比較多,可能孩子一開始怎麼做都做不好!還不如大人自己趕快做一做比較快!
問題是孩子有一天會長大,藉由這樣的模仿學習,他慢慢的會把不同的動作、行為模式,最後變成他自己的能力!
要煮飯,何不就帶著孩子一起煮!
孩子還小,拿就拿出乾淨的鍋子、湯匙、鐵碗,讓他玩想像煮湯的遊戲!或是在一旁給他們玩麵粉團,也很棒!
孩子大了一點,邊洗菜邊跟孩子介紹今天的主角蔬菜!在安全的環境考量下,帶孩子走過從無到有的如同魔法般變出一道道餐點的過程!教孩子看到全部泡泡在跳舞的時候,就是水滾了!
拿出計時器,調煮麵的五分鐘,請孩子當小計時員!不僅孩子可以參與、還可以學到時間的概念!
或是一起榨果汁、一起打五穀奶,讓孩子從小就學習到健康的飲食概念!
要晾衣服,就帶著孩子一起晾,
(這張小魚齊是穿上姊姊幫他準備的公主裝,只是不方便露臉啦~哈哈哈,因為他長大會是帥哥,不能毀了他的形象)
請他們幫忙一起用晾衣夾夾衣服!不僅僅訓練孩子的手部神經,介紹不同樣的衣料有著不同的觸感,更讓孩子體會衣服在溼、乾的時候不同狀態下的質感!(小魚齊認真地收著衣服加上小魚萱的客家本色,真是把我們客家人硬頸、從小刻苦耐的精神描寫的十足十啊!)
「根據專家學者的研究,孩子做家事不僅可以養成勤勞的習慣,更可以學到許多能力,獲得自信心與發展良好的人際關係。
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家韋朗特曾經追蹤研究一組青少年達數十年,發現這些孩子在童年時期參與家務工作做得較多的人,比做得較少的人,成年後在人際關係方面有較好的表現,獲得高薪工作機會的可能性高四倍,失業可能性則少十五倍。 」
當然,我們也要參與孩子的生活!
帶孩子一起去外面走走、丟接球、去散散步、爬爬樹、騎腳踏車,一起接近自然,一起觀察植物、一起撿種子、一起丟石頭,這都是很好的動態活動!
每一個季節,都有它可以玩的遊戲,每一個場景,也都可以有充滿樂趣的時光!
在動態的活動之後,休息一下、吃個健康的點心、喝口水,就可以加入靜態的活動!
用娃娃玩扮家家酒、 用木頭塊或是積木堆城堡,用繩子穿孔活動,一起拼七巧板,練習用筆畫走迷宮,用蠟筆畫畫,用刷子沾水塗牆壁,用卡片來玩記憶遊戲,用家裡面的碗來玩追蹤記憶遊戲!或是剪剪紙,做皇冠來角色扮演,貼貼紙來排成形狀。
不需要太多的遊戲器材,簡簡單單的小遊戲,但是卻可以有很大的效果!
可以的話,就讓孩子玩! 因為孩子的工作,就是要玩!
做家事也可以帶他們玩!出去散步也可以讓他們玩!在家裡也可以讓他們玩!
(看小魚齊幫忙吸地板時,玩得多開心!)
重點是做父母的要把輕鬆的心情帶入生活的作息之中,才不會無意間讓孩子也感染了現在生活之中匆忙的氣息!
如果帶著孩子,沒有辦法在10分鐘之內晾好衣服,那就悠閒的規劃30分鐘,慢慢不匆忙地、也不急著去哪裡的享受每一刻!
如果帶著孩子,沒有辦法在30分鐘變出料理,那就規劃一個小時,將料理的內容簡化,用愛、還有耐心來料理!
把看電視的時間減掉、把上網的時間縮減、去重新思考在我們心中時間、家庭時光的真正重要順序,然後規劃出屬於你們家庭獨一無二的生活作息!
一開始我們可能會跟不上計劃,但是慢慢調整、慢慢適應,最後每一個父母都可以像是華爾滋高手一樣在自己獨一無二的生活韻律中,1-2-3、1-2-3、從容、優雅地在生活的圓舞曲中移動、旋轉,像是流水般的順暢、像是呼吸般的輕鬆!
每一個爸媽,都非常關心自己的孩子,
爸媽,真是世界上最辛苦、但也是最幸福的工作啊!
來來來~~~ 趕快加入小魚家的粉絲團吧~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