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第三十二節:「云何為人演說 不取於相 如如不動 何以故?」文中:「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一句,意思是說:「修行成功的佛與阿羅漢們的心。他們面對一切世間的境緣,心裡不產生執著。不取於相是指他們不執著世間的任何一種事物;如如不動是指他們心的平靜狀態,指他們面對一切事物,心理上完全以隨緣與平靜來應對。」其實我們學投資理財,最重要的就是克服自己的心魔,如何面對投資順境而不生傲慢與貪心;面對投資逆境不生嗔癡之心,做到「如如不動」是我們必須學習的一大課題。
小樂曾經寫過「一屁打過江一文」,說的是蘇東坡因為佛印的一個「屁」字而惱怒。人格修養高尚的東坡尚且如此,我們又怎麼能不更加警惕自己?佛家講的「如如不動」用來形容一個人的身心狀態,沈穩安定,不會被外境所驚嚇或擾亂。若能用此種心態面對詭譎多變的股票市場,相信不管市場的波動如何劇烈,只要心中有定見,斷不會隨著搖擺不定,失了方寸。我們且看下面一則舊聞,標題為: 統一證券前總裁慘賠六億元的教訓 股市老手杜總輝 爆發台灣期貨史上最大違約案,裡頭我節錄兩段文字如下:
但人性也在此刻面臨最殘酷的考驗,賭桌上的輸家,永遠想要在最後一把「全壓」的心態,讓杜總輝誤判情勢;他不僅未平倉,還加碼新部位,才會於隔天再一次殺盤中,被狠狠地請出市場。
根據熟悉杜總輝操作模式的資深期貨人士表示,最近七年來,即使在○八年的金融海嘯時,「老杜幾乎都沒有錯過,手氣很順。」也就是每次的交易,至少都是小賺出場。但連走七年的險徑沒有出事,就能保證下一次也贏?還是因為連續七年的勝利,才讓杜總輝輕忽了風險的存在,因而種下這次慘賠的結果?
這兩段的報導讓我想到投資市場最大的風險就是投資人心緒因順逆境而起落,違背了先前的原則,失去了應有的判斷,以為自己能夠扭轉乾坤,結果就是迎來不可承受之挫敗。
投資即修行,投資人必要學習的,當是如何與情緒共處,不執著於外在的變化,否則潮起潮落,終將被自己的心魔所吞沒。切記讓理性思維主導,才是有舵之船,不至於迷失方向。要真能做到佛家的「如如不動」,相信成功的彼岸亦不遠矣!與大家共勉。
延伸閱讀:一屁打過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