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Google Doodle出現了一位法國女性的肖像,她是Simone de Beauvoir,法國存在主義作家與70年代女權運動創始人之一,今天的Google就是紀念他106歲冥誕而製作的。
Simone de Beauvoir出生於1908年1月9日的巴黎,她的父親曾擔任律師和業餘喜劇演員、她的母親則是中產階級的女性。在她五歲時,就被送進當時的貴族學校le Cours Desir,這是專為貴族的女兒們所開設的,由於非常聰穎,所以當時獲得相當好的成績。
她在15歲時,就立志成為一位有名的作家,後來在大學時就拿到巴黎大學的數學,文學和拉丁語證書,在大學第二年開始修哲學,並在1927獲得了哲學證書。在1928年在獲得倫理心理學科證書後,最終拿到哲學文科學士學位,同時他也開始編寫有關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茲的畢業論文。
在她文學創作的歷史中,在1943年寫了第一本L’Invitée女客,主要作品有《他人的血》、《人總是要死的》、《名士風流》、《第二性》、《一個循規蹈矩的少女回憶》、《年富力強》、《時勢的力量》、《了結一切》,其他書籍整理如下表。
Simone de Beauvoir終其一生推廣存在主義,她提出一系列的問題,探討人類如何在無法選擇出生的世界的荒謬中找到生命的意義。而Simone de Beauvoir最重要的作品是她的《第二性》,這部作品被認為是女權運動的「聖經」。他認為[我們並非生來為女人,我們是成為了女人。……如果說在青春期以前,有時甚至從嬰兒早期,在我們看來她的性徵就已經決定,那不是因為有什麼神秘的本能在直接註定她是被動的、愛撒嬌的、富於母性的,而是因為他人對這個孩子的影響幾乎從一開始就是一個要素。於是她從小就受到灌輸,要完成女性的使命。男性亦然。]。書中提出女人因為體力較差,當生活需要體力時,女人自覺是弱者,對自由感覺恐懼,男人用法律形式把女人的低等地位固定下來,而女人還是甘心服從。她認為婦女真正的解放必須獲得自由選擇生育的權力,並向中性化過度。她這本書的英文譯本在美國極度暢銷,對造成20世紀60年代以來的女權運動起了很大的作用。
現在的性別平等,其實很多部分也都要感謝這位偉大的女性,讓我們在他106歲冥誕這一天一起懷念她。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也請幫點子生活的粉絲團按個讚給我們點支持!
更多好文推薦
2014 CES最新資訊報導 先進科技產品大彙整
全新Nokia Lumia 1320及紅色Nokia Lumia 1520熱鬧登場
全新Nike+ FuelBand SE 11月6日上市 新增三色還防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