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開放國內銀行承作人民幣業務以來,許多銀行都祭出高利優惠吸收人民幣存款,加上市場看好人民幣升值趨勢,許多民眾都樂於將新台幣存款轉成人民幣,希望能利差、匯差兩頭賺。
根據中央銀行統計,截至 2014 年 1 月底,人民幣存款餘額高達人民幣 2,145 億元 (DBU 1,658 億元、OBU 487 億元,詳見【圖一】),折合新台幣約 1.1 兆元,且開辦以來月增率幾乎都保持在 15 % 以上,成長速度相當驚人,顯示人民幣在國人資產配置規劃中,已取得一席之地。
【圖一】台灣人民幣存款餘額統計
然而,近期在北京人民大會的記者會上,台灣媒體問及台灣民眾瘋人民幣的現象,以及何時能擴大台灣人民幣回流管道時,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的回答,似乎在暗示不樂見台灣人民幣只拿來理財,而是能導入實質經濟發展。
以下為文字節錄:
至於說在台灣的人民幣業務發展來講,應該說已經很快了,你也提到了人民幣的存款量達到了 2,000 億人民幣,比香港快。但是總體來講,我們有兩個意見,一個是這些業務還是要穩步發展,穩步發展就比較牢靠,不出毛病,如果太著急的話,可能有些東西會做得不是那么穩妥。再有一個,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和投資的結算方面,我們是強調多為實體經濟服務。所謂多為實體經濟服務,就是多做貿易結算,包括海外第三方的,也不見得就是兩地之間的,還有其他方面貿易結算方面的需要,比如說東南亞或者其他方面的。再有是多做實際投資項目,就是所謂 FDI、ODI,也就是直接投資方面的結算。適當地掌握一下節奏,在一些組合投資產品方面走得太快,有時候沒有太大把握,同時我們主要鼓勵的方向是支援實體經濟的經濟活動,有直接貿易投資的發展,同時根據發展的程度逐步放寬政策。
我們再從台灣人民幣放款餘額的角度來看,截至 2014 年 1 月底,放款餘額只有人民幣 138 億元 (DBU 136 億元、OBU 2 億元,詳見【圖二】),佔整體存款比例不到 10 %,顯示國內企業向銀行辦理人民幣貸款的意願不高,導致銀行吸收人民幣存款後,並沒有足夠的去化管道。
【圖二】台灣人民幣放款餘額統計
但受到法規限制,目前國內銀行只能透過 OBU 業務向位在中國的台商放貸,至於從國內民眾手中吸收的 DBU 存款,既不能向中國的台商放貸,也不能參與中國金融市場,這也就是記者所提到的「回流管道」不足。
看來台灣想成為「人民幣離岸中心」,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