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雲谷雲豹育成已經正式邁入第三屆,有許多朋友對這育成計畫可能有點陌生,但對於參加過這項育成計畫的新創團隊,如 iFit 愛瘦身、Muzik Online、Zuvio、米沃工場…等,應該都非常熟悉。為培育台灣創業明日之星,挖掘物聯網創新運用,台灣雲端運算產業協會舉辦「第三屆台灣雲谷雲豹育成暨雲豹一號夢工坊啟動儀式」。台灣雲谷雲豹育成「以大帶小」的創業模式,讓新創團隊借助企業導師團的商業網絡,推廣創業的產品與服務至國際市場,強化被投資的價值。
在開幕儀式與論壇中,邀請到產、官、學各方代表來說明台灣創業應著重的方向與優勢。在開幕儀式中,行政院副院長張善政提到「台灣雲谷雲豹育成」今年邁入第三屆,「以大帶小」的創業模式,在過去兩年成功吸引150餘家新創企業的參與,本屆成立「雲豹一號夢工坊」,加入台灣的硬體製造優勢,協助新創企業快速驗證產品,將創意轉換成市場價值。
雲協理事長暨英業達董事長李詩欽表示,台灣創業家豐沛的「軟體」創新能力,若能發揮台灣在「硬體」設計製造上的既有優勢基礎,將能成功開發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原創產品。
以往新創團隊最常遇到的問題,除了資金外,就是將產品付諸實踐的生產與驗證過程,製造商常因為生產批量過少,常常遭到拒絕或是開出高價。雲協理事長李詩欽對此表示,雲豹一號夢工坊將協調各製造商,將閒置的產能轉化為新創公司的產品實踐平台,讓少量多樣的創意產品,有機會以接近成本的價格並以高階設備進行製作與測試,用最好的姿態來呈現給消費者。
開幕式後的首場論壇,非常難得可以看到經濟部工業局、技術處與中小企業處齊聚在一起來暢談台灣的軟硬體創新優勢與競爭力。在台灣雲協副理事長劉瑞隆所主持的論壇,提到經濟部在2015 的新興產業加速育成計劃中,雲端產業與IoT 物聯網是重點培育項目,由中大型企業以大帶小的合作模式加速培育,甚至跨國培育,並舉辦創業實戰營驗收成果。
經濟部技術處傅偉祥處長特別指出「欲知上山路,先問過來人」,以大帶小的培育方式,可讓新創企業得知山路上的崎嶇與困難,讓創業這條路可以更為平穩順暢。
在創業時,最珍貴的並不是他人成功的經驗,而是失敗經驗的傳承,累積與學習了失敗,才能調整往山頂的步伐與方向。他人成功的捷徑對你來說可能是脫離不了的困境,但當你知道有可能會有這困境時,就可以評估自我條件後決定是否跟著成功者的腳步走入捷徑或是繞道而行。
第二場論壇中,邀請到數位時代陳素蘭社長為主持人,並與在大學時期即創辦無名小站,現任Flying V 創辦人林弘全、Intel顏亦君總監、美商中經合朱永光總經理,一同在論壇中談談軟硬整合創新與台灣創新優勢資源。
Intel顏亦君總監認為產、官、學、民間組織應該共同營造一個優質創業環境,由專業帶業餘,大帶小,從小紮根,讓下一代培養獨立思考、動手作的能力。
美商中經合朱永光總經理認為要與顧客對話,自服務的角度思考顧客的需求,才能真正展現出產品的價值。
綽號小光的Flying V 創辦人林弘全還特別提到,如果不懂得怎麼直接賣東西給消費者,就還不懂得如何做品牌;而IoT物聯網真正的中心思維,就是以消費者為中心所發展的產業。
在台灣有許多原以代工揚名國際的廠商,在品牌路上走得並不順暢,或多或少都與脫離不了以製造商為中心的思考,消費者所需要的產品不僅僅只有便宜,真正能打中切身所需的功能,就能得到這群消費者的需求與依賴。
在第三場論壇中,由台灣雲協的闕志克所長主持,以雲豹育成的成功案例來討論新創企業所需要的能量為何?台達電柯淑芬資訊長分享在第二屆的輔導經驗,對於新創團隊在開發產品的每個階段與過程,均會嚴格審視,並與企業內部單位合作,將新創團隊提出的措施加以整合運用,在台達電的支持下,與新創團隊後續的合作計劃持續進行中。柯淑芬資訊長還特別提到,當時與所輔導的新創團隊學悅科技,每周有兩次的會議,用以密切磨合與修正專案的進度與方向,並適時釋出資源來進行支援。
在第二屆受到企業導師輔導的「數位無限」給創業者的建議是,首先需清楚創業的目的是什麼?因在受到輔導的過程中,隨時會受到企業導師、輔導團隊、投資業主的多方檢視,這是被強迫思考、不斷被打破想法、做法的過程,一旦突破關卡,便多一分作夢的勇氣,且看見不足之處,是非常可貴的經驗。
KPMG區耀軍會計師負責為雲豹育成計劃的參與團隊提供財務、編列預算、股權規劃、法律等相關輔導,區耀軍會計師建議財務管理、股權規劃相關不要等公司規模變大才做,應及早規劃,建立財務管理、會計制度。對此KPMG全球皆設有事務所,即時提供諮詢。
在之前對台達電與學悅科技的專訪中可以發現,在雲豹育成中,企業導師並不僅是”施”的角色,更重要的是參與,因為只有實際與新創團隊一起並肩,才能真正得到創業者的信賴,並且可讓創業團隊有被打破重生的機會。
在第三屆雲豹育成中的企業導師陣容更為堅強,包括首次參與的友訊科技、凌群電腦、戴爾電腦、鴻海,以及獲得第一屆冠軍的中華電信、連續二年第二名的台灣大哥大、第二屆冠軍台達電都共襄盛舉,當然還有持續支持的工研院、
電腦網路設備的設計開發者「D-Link」友訊科技認為,創業最需要的是把想法與驗證的結果轉為商業價值,非僅是幫助新創者的角色,而是合作,共同針對計劃討論、修正。D-Link在全球有60多個國家中擁有200個分公司的資源能協助新創團隊於全球市場尋求潛在合作對象,運用B to B、B to C 在全球市場落地生根。
資訊服務商凌群電腦希望引進新創團隊的新血,藉此補足企業不足之處,扶植新創公司,將其技術包裝成產品,銷售凌群電腦佈局已久的海外目標市場。凌群電腦想尋找的合作團隊類型為需要與純軟體、資訊服務公司合作、想進軍中日市場與產品及服務想與國際大廠界接者,這幾個方向的創業團隊都是他們積極想要合作的對象。
致力於節能產品研發生產的台達電,集團多元發展的產業能協助創業團隊掌握各領域最新趨勢。而台達電獲得多項國際知名設計獎項的肯定,將給予創業團隊在創新思維的建議,並運用遍佈全球的據點,提供強大的國際市場營銷能力。
今年首次參與的企業導師台灣戴爾,擅長於客戶關係的Total Solution,他們設定的媒合目標為雲世代的多元應用,以及對Big Data、物聯網具有創新的構想,期望新創團隊提供的策略可對人類的生活具有卓越的貢獻。
而鴻海也在今年首次加入企業導師的行列,徐培章協理指出以過去配合大品牌的ODM之有效率、紀律的產品開發過程,與新創團隊作磨合出一套 mini ODM 模式,從工廠、製造端、行動應用面支援,希望爭取到願意投入中國市場的團隊。
唯一參與企業導師的面板廠瀚宇彩晶重視產品的工業設計,深耕歐洲市場多年。對產品的調整、切入快速,企業體質靈活。可提供品管、生產資源,除此之外企業特別指派法務、財會、智權的專才,給新創團隊最專業的諮詢。
標桿企業的制度、文化有助於新創者企業家素養的養成,產品的各研發階段能在系統化的企業平台不斷被審視、試作、評估可行性,避免做了賣不了,或是開發者思考點過於浪漫,對用戶卻是浪費的產品產生,而企業受到新創新血的注入亦可避免思維、內部組織運作的僵化、突破產品開發瓶頸。
新創者加入「台灣雲谷雲豹育成」,將得到「企業導師」帶領,只要4月30日前向雲協提出申請,參賽團隊除了可獲得標竿企業專屬輔導,實現可量產的夢幻產品外,更有機會角逐投資合約及新台幣100萬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