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 Google 首頁是為紀念德國作曲家路德維希·范·貝多芬(德語:Ludwig van Beethoven,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貝多芬出生在德國波恩,從小受於唱詩班任男高音的父親約翰啟蒙,自幼便展現音樂才華,不到20歲便一肩扛起全家的經濟重擔, 面臨失聰,一生傳奇而跌宕起伏的命運,仍不減他對後代樂發展的深遠影響,被尊稱為“樂聖”。
貝多芬的祖父與父親分別是男低音與男高音出身,家庭在早期時經濟不匱乏,但後來家道中落,不過其父親約翰仍為幼年的貝多芬打下紮實的音樂教育基礎,貝多芬四歲時學習鋼琴,8歲開始在音樂會登台演出;11歲起便輟學專門學習音樂並在劇院樂隊演出,13歲就成為風琴師,縱使後世對其父親有正反評價,正面是關心貝多芬的音樂教育,負面是企圖把貝多芬培養成另一個莫扎特作為搖錢樹。
雖然貝多芬從小受到的音樂教育已經贏在起跑點,但其父約翰親的施予的音樂教育仍缺乏系統性,1781年起,有同行說服約翰讓貝多芬跟隨樂隊指揮克里斯蒂安·戈特洛寶·奈弗(Christian Gottlob Neefe)學習鋼琴和作曲,貝多芬在這時學習巴哈的平均律曲集,並受到克里斯蒂安·戈特洛寶·奈弗的推薦,成為波昂宮廷樂團的團員,並要求貝多芬研習前輩的作品,奈弗可說是貝多芬的伯樂。
奈弗曾在一音樂雜誌撰文道:
這位年輕的天才應該在其藝術修養方面得到更多的幫助,只要他能堅持不懈,一定會成為莫扎特第二。
貝多芬17歲時,帶著科隆大主教馬克思·法蘭茲的推薦信前往維也納,拜訪大音樂家莫扎特,莫扎特要求貝多芬做即興演奏,貝多芬很快便完成,並打動了莫扎特,莫扎特對在座的人士預言貝多芬將會揚名天下。可惜莫扎特與貝多芬的交流因為貝多芬母親的病危消息而中斷,之後貝多芬母親過世,父親常酗酒,貝多芬成一肩扛起家庭經濟的支柱,為了養家,曾在歌劇院樂隊裡擔任中提琴手,進而接觸到當時的歌劇作品。
1789年貝多芬進入波昂大學就讀,受到教授歐洛吉奧·施內德(Eulogius Schneider)的影響,瞭解當時啟蒙運動和法國大革命的思想,也讓他成為一位自由、獨立的作曲家,反映在貝多芬之後的作品中,特別是《費德里奧》。 之後奧地利作曲家海頓在旅程中接觸到貝多芬,1792年,貝多芬在海頓的鼓勵與支持下,紮根於維也納並向海頓學習。
在維也納的前10年,尤其是 1796 年起,貝多芬的音樂成就邁向巔峰,可惜 1797 年後,聽覺出現問題,逐年惡化,但他並沒有放棄音樂,改用心靈的聽覺作曲,並經歷 1789年-1799年撼動整個歐洲大陸的法國大革命,對貝多芬創作産生了決定性的影響,將理想融入創作,展現跨時代的精神,震撼又鼓舞人心。
1827年 ,貝多芬因肝病逝世於維也納,享年57歲。貝多芬最著名的作品九首交響曲(Symphony),貫穿一生中的創作期,又以第五號交響曲—命運最廣為人知,及生前未公開發表的-給愛麗絲 (德語:Für Elise,又譯獻給愛麗絲、致愛麗絲)月光奏鳴曲、快樂頌皆是家喻戶曉的名曲。貝多芬作品不及海頓及莫札特多,但在當代展現的力量及厚度有深厚的時代意義,不向命運屈服,在人格與音樂才華皆無比巨大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