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文獻,Gregorian Calendar 屬於公元 1582 年創立的曆法,規範為每年為 365 天,潤年是 366 天,每 400 年就有 97 個潤年,一年之平均長度為 365.2425 平太陽日。
Gregorian Calendar 是今天的 Google Doodle,主要記錄公曆頒行屆滿 434 周年,而 Gregorian Calendar 公曆是現在國際通用的曆法,也是陽曆的一種,系以地球繞行太陽一周為一年。公曆為西方各國所通用,故也稱“西歷”,是義大利醫生兼哲學家阿洛伊修斯·里利烏斯改革儒略曆制定的曆法,由羅馬大公教會教宗格列高利十三世在1582年頒行。
Gregorian Calendar 過去不在中國流行,於 1912 年即民國元年才開始採用公曆,故又稱“國歷”,為了與舊有曆相對稱區別,故又稱“新曆”。1928年國民革命軍北伐統一中國,中華民國政府命令自1929年1月1日起使用公曆,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取代中華民國統治中國大陸後,仍繼續使用公曆,但僅使用公元紀年。在中華民國退守台灣後,仍在台灣地區同時使用公元及民國紀年,台灣民間亦是如此。
以 Gregorian Calendar 來說在華人文化圈不算主流,因為台灣民間在日常生活及節慶仍普遍參照使用中國傳統曆法「農曆」,舉凡婚喪喜慶、四季的農林耕作、漁牧皆是。在華人世界,生日也都會標記農曆與國曆。各種民俗活動、華人的農曆節日中的「年節」、「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的節慶活動,經由多年的傳承延續下,在這些時日中,感受到的中華文化氣息特別濃厚。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