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薪資多少?無論是 3 萬、4 萬、6 萬,我們看到的都是薪資單上列出的每個月薪水,這是台灣企業主最普遍與受雇者談薪資的方式,也是勞健保計算費用的基礎。最近行政院公布了台灣人民每個月平均薪資所得高達新台幣 5 萬 9852 元,相信很多朋友看到後一定覺得非常詫異,明明在同儕間薪資也不算低,怎麼才剛好是平均薪資附近,甚至比平均薪資低很多,這到底怎麼回事?
其實這次行政院公布的數字,與你我感受的差距,就來自實質總薪資與經常性薪資的差異。經常性薪資是什麼呢?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的定義:每月給付受僱員工之工作報酬,包括本薪與按月給付之固定津貼及獎金;如房租津貼、交通費、膳食費、水電費、按月發放之工作(生產績效、業績)獎金及全勤獎金等;若以實物方式給付者,應按實價折值計入;以上均不扣除應付所得稅、保險費及工會會費。白話一點就是,你薪資單上還沒扣掉公司幫你負擔勞健保、福利費…之前的數字,這就是我們常常拿來溝通的月薪。
那什麼是實質總薪資呢?這薪資所得的來源,就是統計每個人實際拿到手上的錢來計算,無論是年終獎金、春節獎金、加班費、差旅費、誤餐費、補發調薪差額…這些非經常性薪資加上你的薪資,也就是經常性薪資,就是實質總薪資,加總後平均就是行政院公布的數字。
這兩個數字要怎樣會相同呢?就是你不加班、公司不發年終獎金與三節獎金、你也不出差、不額外在下班後打工…就是除了月薪以外的錢都沒有時,就會相同。所以人民如果感到差異很大,表示可能是三節年終獎金領很多,也有可能加班加很大或是外快賺很多。
以往政府在規定最低薪資或是平均薪資時,都是用經常性薪資來溝通,這次特別使用總薪資平均來溝通,目的為何我們先不討論,但至少因為政院公布了平均總薪資,也讓大家順便了解經常性薪資與平均總薪資的不同,也算是美事一樁?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