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研究暨顧問機構 Garter 近日發布 2019 年未來企業 IT 、消費者十大預測,這份報告跟一般的科技趨勢不太一樣,它整合了科技、商業活動、文化的交互影響,其中提到人工智慧對你我的影響將比今年更為明顯。
報告中十項預測其中一項特別有趣,它解釋了為何臉書、Google 等科技巨頭,在面臨媒體接二連三的負面新聞轟炸後,後續影響仍十分有限,原因並不是大家不了解議題的嚴重性,Garter 認為問題在於市場缺乏競爭,縱使人們對這些產品持有負面感官,市面上卻沒有提供我們太多選擇。
有外媒曾報導取代這些科技「巨獸」旗下產品的選擇,像是 Gmail、Google Drive 的替代產品。縱使人們擁有其他選擇,Garter 認為真正讓人們離不開這些產品的原因,在於「網路效應(Network Effect)」,指的是產品擁有「人越多越好用」特性,舉個例子,當身邊朋友都在使用 Google Drive,在分享報告進度時,你不得不使用 Drive 底下的生產工具。
Garter 其他九項預測也很有趣,例如 75% 組織的第一線決策團隊中,會以企業形象為考量重點而非財務,這將影響企業思考商業模式的思維、對人才的篩選。下面是 Garter 的 2019 十大預測:
- 2020年之前,80%的人工智慧專案仍將有如神祕的煉金術,
由專業人才負責執行 - 在人工智慧臉部辨識功能的協助下,2023年成熟市場裡的失蹤人
口,將比2018年減少80% - 慢性病患開始接受人工智慧提供的虛擬照護,2023年美國急診病
患將比今年減少2,000萬人 - 到了2023年,25%的企業組織為避免網路霸凌,
會要求員工簽署切結書,但其中70%不會成功 - 到了2022年,75%組織的第一線決策團隊中,
會以多樣性和包容性為優先考量,而不再是財務目標 - 到了2021年,75%的公共區塊鏈會因存入個人資料而使區塊鏈
違反隱私條款,也就是所謂的「隱私中毒」 - 2023年電子隱私法規將增加線上成本,因為減少「cookie
」使用會嚴重削弱現有的網路廣告營收機制 - 在2022年,數位化的快速路徑之一,就是利用雲端經濟和彈性,
把內部競爭力轉換為可以產生外部營收的產品 - 看準數位巨擘「守門人」角色並善加利用的公司,將在2022年拿
下所屬產業平均40%的全球市占率 - 2021年,
社群媒體醜聞和安全漏洞將不會對消費者構成任何持續性的影響
你對哪一項特別有感呢?留言一起討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