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是來自雙 11 狂歡後的自我反省,無論是消費者還是電商。
我們都知道雙 11 是由中國電商天貓包裝過的「狂歡節」,當初以光棍節吸引單身年輕男女為號召,今日電商早已不再用這類行銷字眼,而是用更赤裸裸的行銷手法吸引消費者參與一年一度的「狂歡」,縱使折扣後價格根本不如想像中「瘋狂」,但大部分人仍然很難不被電商「集體自嗨」營造的買氣影響。
看不見的行銷手法
身為對數字敏感的消費者,瀏覽器安裝比價工具是理所當然,但縱使你沒有時常比價的習慣,也應該知道雙 11 琳瑯滿目的折價券、折扣價等行銷手法,其實暗藏不少「看不見的陷阱」,譬如「先漲價再折扣」,或是規則複雜無比的折價券,就算再怎麼按計算機,仍算不明白的行銷手法,直到結帳那刻的數字出現與預想不符合,仍然會摸摸鼻子買單,然後安慰自己「一年讓我傻一次嘛」。
電商集體自嗨的假象,其實是利用人性的弱點
遊戲化是近年來電商慣用的行銷手段,原本是遊戲開發商吸引玩家上癮的遊戲機制,被電商挪來使用,讓消費者在不自覺的情況下加入購物車。雙 11 如果只是「一日限定」、「限量名額」的行銷手段,仍不能造成今年雙 11 阿里巴巴成交量逼近新台幣 1 兆元的誇張金額。
首先,你必須瞭解這類集合各品牌的電商平台,是利用「長尾效應」集合小眾產品,匯流成龐大的客群,雙 11 的概念類似百貨公司的周年慶,天貓、PChome、蝦皮等平台,就是將「長尾效應」在一天內發揮大最大值,上千種品牌都參與了一年一度的盛事,消費者在沒比價的情況下,很容易產生「雙 11 買東西最划算」的錯覺,而電商為了擴大網路效應,進而衍生出「拚團」、「戰隊」等新玩法,以遊戲化的角度來看,業者挪用了線上遊戲「越多人玩越好玩」的概念,營造出流行的假象。
可是瑞凡,同一招不能用兩次
同一款遊戲每年都用一樣的招牌吸引玩家,最後只會引來玩家的抱怨,對電商來說更是如此。每年業者必須想破頭用「新玩法」包裝活動,本質上就是要消費者買單,因此「經濟」或許才是真正影響買氣的大魔王。
根據中國媒體報導,今年雙 11 中國電商「不約而同」以全球進口貨為賣點,試圖展現中國市場在高端產品的購買力,甚至引起西方媒體的注意。今日阿里巴巴宣布今年成交金額突破新台幣 1 兆元關卡,不過很少人知道,阿里巴巴從去年開始將線下納入銷售數據,而今年將整個購物季的金額也納入計算,因此雙 11 當天的銷售額很有可能是下降的,這也顯示了消費者對於促銷手段的疲乏,以及中國經濟呈現放緩的趨勢。
今天是 11 月 12 日,雙 11 的隔天,除了你我要對昨日的帳單負責,電商可能也該想想「一把透支未來」的行銷手段,可能已不如當初管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