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顧客對共享載具的衛生、健康安全疑慮。
美國的疫情不斷升溫,許多城市開始要求民眾待在家,公共運輸工具在這時候顯得不合時宜,共享交通工具看似是「最佳解方」,但就如前面所說,美國政府並不希望民眾外出,因此無論是火車還是共享自行車,都可能存在病毒擴散的風險,因此 Wheel 在本月中旬決定配合政府,停擺共享單車的服務。
「權衡利弊後,我們決定最好的辦法就是暫緩共享單車的營運,直至 3 月底再重新審視。」Wheels 承諾不久後會再另行公布一項「振奮的消息」,沒猜錯的話,新消息指的就是這次與 NanoSepetic 的合作。
NanoSeptic 是一間專注研發表面自體清潔技術的公司。根據官網解釋,該技術是運用奈米級礦物晶體(mineral nano-crystals)的化學原理,這種晶體在可見光的照射下,能產生比漂白劑更強烈的氧化反應,藉此達到日夜不間斷的自我清潔作用,與消毒劑不同的是,表面不會額外產生有毒物質。
Wheels 最新聲明指出,雖然公司決定暫停營運前,就已採取維持電動單車清潔的積極措施——每天定期指派工作人員使用消毒劑、毛巾清潔單車。
Wheels 的做法和臺灣大部分共享機車和單車業者大同小異,不過人力畢竟存在極限,一輛單車一天之內可能被數十人使用過,因此要時時維持車體整潔可說是天方夜譚,因此 Wheels 決定找上 NanoSepetic。
Wheels 選在接觸頻率高的把手、煞車桿用上自體消毒的技術,且除了共享電動單車,這項技術也應用在自家提供外送業者、一般消費者租賃單車上。
一直以來,NanoSepetic 材質技術通常用在公共場所、商業大樓的門把、電梯扶手上,因為疫情緣故,使得這項技術備受關注,不過早在數十年前的 SARS 爆發後,研究人員就投入了自體消毒的研發。
根據去年 11 月報導報導,香港大學的畢業生曾發明出可自行發電的紫外線消毒把手,號稱能清除 99.8% 的微生物。不過兩者相比,NanoSepetic 的解決方案成本可能更低廉,也更牢靠。
因疫情關係,人們開始重新檢視長期以來的衛生習慣,甚至是社交行為,在商業角度來看,等於是使用者習慣正在潛移默化,不要說台灣的共享機車,手機廠、貼膜廠商也可以考慮將這項技術應用在產品上,畢竟在這特殊的時刻,百毒不侵的手機絕對比「多鏡頭」還要吸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