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電動機車產業,在政府強力扶植與補助下,2019 年表現亮眼,尤其在預期補助限縮下,2019 年第四季到達市佔 27% 高峰,甚至超過機車大廠三陽與山葉的市占。但時間轉到 2020 年第一季,電動車領牌量卻遇到了斷崖,市占未達前一季一半,甚至與 2019 年第一季相比,銷售量還出現 15% 的負成長,民眾購車選擇難道不是因為電動車的魅力,而是補助的多寡?
答案確實沒錯,補助多寡才是購車最主要原因,而不是電動機車或是燃油機車!
臺灣智慧移動產業協會(SMAT)在臺灣電動機車產業白皮書的調查報告中表示,有 94% 潛在消費者很在乎政府補助,在調查中還顯示潛在使用者中年薪未滿 48 萬的族群佔大部分,這族群在所得分配上自由度較低,更需要機車這樣的庶民交通工具,只要車價夠優惠,補助更多,他們不見得會以電動機車為優先。
「油電平權」是光陽執行長柯俊斌一直呼籲政府重視的政策,他認為政府基於公平立場,應平等看待電動機車以及七期環保燃油車,具體指的是將雙方購車補助差距必須減少。而展開 2020 年的汰舊換新環保署補助部分,雖然地方環保局加碼補助多數縣市電動機車依然有較高的補助金額,但行政院環保署在七期環保燃油車與普通重型電動機車有相同的補助金額,柯俊斌表示:「雖未達到滿意狀態,但差距已經縮小」。
這政策也實際反映在數字上,雖然 2020 年第一季機車總市場量較 2019 年第一季微幅下滑,但燃油車掛牌量較 2019 年第一季成長 1.5%。台灣兩大龍頭光陽與三陽近期除了響應政府政策推出七期環保燃油車外,在機車族群最在意的價格上也做出努力,三陽推出價格非常有競爭力的七期活力 Vivo 125 環保車,以最高補助 13300 汰舊換新方案,補助後車價僅需 43800 元;而光陽也推出 “三 0 暖心專案”,主打「零利率」、「零元交車」、「現金分期零價差」,來讓消費者選購七期環保燃油車時負擔更低。
電動機車成本居高不下,去除補助這塊面紗後,消費者才開始意識到電動機車是奢侈品的事實。機車電動化絕對是趨勢,政府以更高環保標準才提供燃油機車補助,用來鼓勵機車品牌進步之餘,是否也會以提高電池效率為品牌設立努力方向後才給予電動車補助呢?
所以,少了補助的電動機車性感不再?是,至少目前為止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