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峻,仍有部分國家採取積極作為,同時有效暫時降低了疫情擴散。
為了讓更多人了解全球防疫趨勢,臺大公衛學院在 4 月 13 日的第十週「抗 COVID-19 說明會」中,提出(政策面上)防堵疫情的基本知識、快篩種類及優劣,以及大部分人最在意的——臺灣到底該不該實施廣篩?
- 廣篩與普篩差別在於,前者是廣泛的篩檢範圍,後者則是全國每一個國民接受篩檢,因此過去媒體提到的擴大篩檢,多指的是廣篩,而非普篩。
臺大臨床副教授 李建璋表示,政府要終結疫情主要 4 大招式:疫苗、抗病毒藥、群體免疫、廣篩隔離;其中疫苗、抗病毒藥仍需等待一段時間,而英國政府曾經提到的群體免疫法,按照目前病毒的死亡率來看,在臺灣勢必會犧牲數萬人的性命,因此,廣篩隔離成為臺灣防疫的優先選項。
- 下圖,目前主流的檢驗方法,臺灣目前使用的大通量核酸檢驗(左),敏感度高、耗時長,且需要符合規範的實驗室、專業人員操作,而一體化的核酸檢驗耗時較少、敏感度高,全球只有三家美國廠商供應,目前已成為美國的戰略物資,而成本便宜的免疫快篩,普遍測試血液中的抗體(非抗原),但抗體需要 10 天以後才會上升,因此通常用於疫情後期使用。
什麼是廣篩隔離?李副教授用兩句話解釋:「早點辨認出會傳染的人,把他隔離起來。」
意思是,政府要決定對某人進行隔離,主要是考慮他是否「具備感染力」,因此「找出有感染力的人」才是臺灣成功抗毒的關鍵。
以韓國為例,根據《READr》報導,該國家自「天地教會」群聚感染爆發以來,確診人數快速攀升,單日最高確診人數一度達到 813 例,然而,韓國卻在事件發生的一個月後,確診人數急速下降,而總理 文在寅也暫時免除了彈劾危機。
李副教授表示,韓國疫情能夠在短時間獲得控制,其中一個關鍵便是實施廣篩。
但是,政府不可能永遠將人民鎖在屋內,實行廣篩、廣隔的最終目的是讓社會經濟恢復正常。目前臺灣確診個案幾乎都是境外移入,加上臺灣已宣布 3 月 19 日起入境者皆須進行隔離,因此李副教授認為,臺灣疫情仍處於可控範圍,暫時還不需要進行擴大篩檢。
那麼,臺灣什麼時候需要進行廣篩?根據李建璋的說法,臺灣已經是廣篩。他表示,若要判斷一個國家篩檢量是否足夠,應從「採檢覆蓋率(陽性率的倒數)」來判斷,而不該用「百萬人口的篩檢數」計算。
舉例來說,韓國目前進行 50 萬個測試,相當於每百萬人就有 1 萬人接受篩檢,臺灣每百萬人只有 2,000 人接受篩檢,但就以覆蓋率來看,韓國每確診一名 COVID-19 病患,需篩檢 50 人,而臺灣為 120 人,相當於韓國的 2.4 倍。
若以覆蓋率看待美國,每位確診一名患者篩檢了 10 人,在疫情最嚴重的紐約,每篩檢兩名,就有一位是呈陽性。
「所以你看紐約還潛在多少人口患有新冠肺炎,但是都沒被檢查出來?」李副教授說。
最後談到擴大篩檢的時機,李醫師提到「四個時機、一個對象」原則,前者包括本土病例大幅增加、社區感染病例增加(找不到感染源)、陽性率下降至 1 / 50(覆蓋率低於 50 人)、出現超級傳播者,屆時政府應該以超級傳播者的為圓心,擴大該名患者的生活圈作為擴大篩檢的對象。
完整直播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