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一度國際陶藝盛會,2020 臺灣國際陶藝雙年展已於 2020 年 11 月 20 日開展!在國際疫情重創全球之餘,臺灣國際陶藝雙年展在各方支持下,決選順利完成,展覽眾望所歸下成功開展。2020 ~ 2021 推薦大家到陶博館來趟薈萃創意、具國際視野的陶藝之旅。
在這裡,有來自全球五大洲精煉的當代陶藝創作,可以看見世界各地陶藝家透過與泥土交流的手感痕跡,傳遞許多對這世界所產生的迴響。本次展覽將 109 件多采多姿的陶藝精品,依其技法、形制與概念歸納四類主題「物象的美學與哲思」、「陶藝的造形表現」、「技術與材質極限」、「傳統與創新的藝術表現」項目,提供給觀者無限的想像空間。
物象的美學與哲思
藝術家走訪各地,對地景、動植物到人文生活的觀察為創作靈感,可看見環境、生態、文明及弱勢議題都為創作者所關切。首獎 Susan Beiner〈盛菊花〉談的是人類與動植物所居住的脆弱生態系統瀕臨瓦解,但仍存著一絲希望,以及所帶來的力量,以及對生命的熱情。
陶藝的造形表現
作者花了很長時間將實心厚實的土塊向外延展、塑形、排列,勾勒出不間斷的細緻架構與美學線條,從經驗累積技術,試著透過陶媒介組合不同事物,創作出作品。加藤直樹的〈NWC1904〉,其意有所指的骨遺骸架構,引人入勝,此作品難以計算的重複試驗,運用泥漿浸泡的細線,編織成精緻的小容器,來探索自然世界的幾何。
技術與材質極限
藝術家試著捕捉與創新獨特的視覺呈現,巨大量體與輕盈質感,堅硬又易碎,形成鮮明的對比。陶土在經過高溫燒製後的多變形態表現,成為陶瓷的獨創語言,成果亦頗富趣味。Brad Taylor〈壓實的物質〉是名副其實的物如其名──材料經過捲繞和壓實,見證一場藝術家與媒材之間的強度測試,成功滾動、綑綁、吊掛這柔軟、會滑動又濕軟的質材;仔細近觀,微小的細節細膩地記述手勢與輕撫的故事,遊走於對立和矛盾之間,增添作品的力量與奧妙。
傳統與創新的藝術表現
任何藝術形式的發展探討,都無法脫離對傳統與創新的辯證研究。有的作品不僅繼承了傳統陶瓷技藝,也融入了現代藝術的精華。姜少清的〈青白餘談〉以濃淡青釉覆蓋的白瓷圓柱大碗,看似簡練,實則不然;展現出對材料完全的掌握,以及對瓷器和青瓷釉傳統的深厚認識與欣賞,透過作品賦予當代的共鳴。
展期:2020 年 11 月 20 日至 2021 年 5 月 9 日
地點:鶯歌陶瓷博物館 3 樓特展室
網址:https://public.ceramics.ntpc.go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