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 27%。
圖片來源/攝影師:Carolyn,連結:Pexels
根據 Epson 公布的「氣候真相調查報告」結果,認為氣候變遷將不會對生活造成巨大衝擊的民眾,相較於對氣候危機所帶來的威脅而感到憂慮的民眾高出了近 20%,也代表了多數民眾的氣候危機意識仍較薄弱。
然而,近年來臺灣受到極端氣候的影響愈發明顯,如面臨 50 年來最大規模的乾旱缺水危機、各地屢創史上高溫最熱紀錄,以及極端強降雨等事件,皆讓臺灣人切身感受極端氣候在頻率和強度上的增加。種種天災可能提高了臺灣民眾對氣候變遷的危機意識。
相較於全球調查數據,高達 38% 的台灣受訪者對於氣候變遷問題感到憂慮,氣候危機意識顯著高於全球數據的 27%,而超過 8 成的台灣受訪者認為「氣候變遷與全球氣溫升高、極端天氣和海平面上升存在連動關係;與氣候變遷較無關聯的則為供水量減少、飢荒及病蟲害」。
在氣候變遷的應對行動上,在臺灣有近 8 成的受訪者表示將會著手改善日常生活的回收習慣,超過 7 成的受訪者表示願意減少塑膠製品的使用,並有超過 6 成的受訪者將以步行、自行車取代汽、機車等交通工具。
然而,儘管多數民眾表示有意願改變生活方式以應對氣候危機,但數據也顯示,例如減少商務、休閒旅行和採用植物基礎飲食,甚至是相對簡單的選擇,像是抵制缺乏永續性的品牌,雖然皆有過半民眾表示認同,但實際做出改變的卻相對僅為少數。Epson 認為,這反映出民眾的認知和行動仍存在一段相當大的落差。
此外,在全球調查中,僅有 3 成受訪者認為解決氣候危機是每個人的責任,其餘依序為政府、企業及個人。而令人欣慰的是,在臺灣的調查數據中,有高達 5 成的受訪者認為改善氣候危機、落實氣候行動是全體共同的責任。Epson 表示:「這也說明無論是個人或企業,都應該在氣候行動實踐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以下為「Epson 氣候真相調查報告」中臺灣調查的數據統整:
困境:樂觀意識vs實際狀況
當被問及他們認為在有生之年是否能避免氣候危機的看法時:33.8%的台灣受訪者認為氣候變遷將不會對生活造成巨大衝擊。
支持這種樂觀氛圍最主要的原因來自於:
1. 大眾未清楚認識到氣候變化的影響及其規模(40.8%)
1. 大眾未清楚認識到氣候變化的影響及其規模(40.8%)
2. 科學技術並不能完全解決氣候問題(22%)
檢視:認知vs行動
在台灣發生的極端氣候現象,與氣候變遷有最大關聯的為:
1. 氣溫升高(89.6%)
2. 極端氣候更加頻繁(89.6%)
3. 海平面上升(88.4%)
相對較無關聯的極端氣候現象為:
1. 供水量減少(74.4%)
2. 飢荒(72.2%)
3. 病蟲害爆發(68.8%)
責任:氣候行動的責任歸屬
51.6%的受訪者認為氣候行動是「大家共同」的責任,包含了政府、大企業、小公司、每位民眾。
20.4% 受訪者認為「個人」、13% 受訪者認為「政府」、11.8% 認為「企業」是最需要負起責任的;只有 1.4% 的受訪者表示,他們並不認為有氣候危機的存在。
行動:改善氣候變遷的實際行動
在應對氣候變遷上,主要採取的行動為:
1. 回收習慣的調整(79.4%)
2. 減少塑膠使用(74.2%)
3. 選擇步行、自行車取代汽車、機車等交通工具(62.8%)
研究方法:在台灣的500名消費者中,線上調查為 2021 年 8 月 6~11 日。在談到樂觀的受訪者時,指的是那些選擇「非常樂觀」和「有點樂觀」的人;在談到悲觀的受訪者時,指的是那些選擇「非常悲觀」和「有點悲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