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6 、 S5 、 V7 、 S3 、U5 等各種不同車款,也成立海外據點將車輛銷往南美洲、東南亞、中國、俄羅斯等地區。以一個全新汽車品牌來說,納智捷拓展速度相當快,不過汽車市場瞬息萬變,當銷量不如預期只能忍痛設下停損點。直至今日,納智捷依然在,而對納智捷的言語批評從來沒停過,雖然納智捷目前還不算是成功的汽車品牌,但除了納智捷,台灣還有可能出現第二個汽車自主品牌嗎?
*from LUXGEN
創立自主品牌之路是場豪賭
台灣汽車銷售第一名,也就是大家都認識的 TOYOTA,在台灣由和泰汽車總代理、國產車由國瑞汽車生產、研發工作當然由日本 TOYOTA 負責。雖然銷售和製造都交給台灣企業,但核心研發技術始終掌握在日本當地,沒有核心技術,這也是裕隆集團想要成立納智捷的原因之一,要脫離只能代理汽車品牌的營運模式,走自己的路,成立自主品牌是唯一解方。不過單一車款從研發到量產需要上百億資金,上市後銷售數字還是未知數,要走上自主品牌這條路,除了要準備天價資金,還得揹負無法想像的巨大責任,為什麼和泰汽車、或是 Hyundai 總代理三陽汽車沒有成立自主品牌?或許有想過、也或許沒考慮過,但他們絕對知道這條路會有多麼艱難。
*from LUXGEN
撐過品牌初期的種種困難
擁有數十年組裝與製造車輛經驗的裕隆,過去得到日方技術支援,遇到難題都能迎刃而解,但是走自主品牌這條路,有問題全部都得靠自己,在納智捷 MPV 、 SUV 上市後沒多久,陸續傳出有相同故障或異音問題,納智捷先幫車主出保固處理、再查明故障原因並加以調整。雖然網路上對納智捷的批判從來沒少過,不過日後 U6 的成功,月銷千輛的佳績,也讓納智捷的發展開始漸入佳境。
*from LUXGEN
寫下台灣汽車創舉
納智捷想讓更多人知道車款剛性之強大, 2013 年直接把貨櫃放在 S5 車頂; 為了證明 U5 的車體安全性, 2017 年把 U5 送往歐洲西班牙實驗室進行撞擊測試; 2018 年展現 U6 的動態調教過程及成果,邀請媒體到日本 Autopolis 賽道,開著 U6 奔馳在複雜彎道和高度變化的場地;即便時間已過了幾年,依然沒有國產車能做到或是突破納智捷當年的種種創舉。
*from LUXGEN
向所有創業者致敬
如果不知道創業要承受多大的難度和風險,可以試著想像一下,不論你目前在公司服務 1 年、 5 年、 10 年或是更久,試著問自己,你有勇氣和能力開一家同性質的公司嗎?不論是創業、創品牌、走自主品牌之路,都是一條艱困又孤獨的道路。網路言論有時候說裕隆拿了政府多少補助款,卻做不出可以傲視全球的成績,其實政府的各種補助,或是國發基金,對研發工作來說都是杯水車薪,大部分創業者真正希望的是得到政府重視,進而協助和推動相關產業。批評遠比建設容易,別輕易用言語抹滅他人畢生的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