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文體,語感上會帶給人優雅的感受,能細細品味其中意涵。
圖片來源:jimbradley394 on pixabay
但恨也就是恨文言文必須得具備一些國文基礎,才能體會其中的美感,有時候用字太過於精煉,反而讓人一時之間摸不著頭緒,得要背好多註釋,才知道這個字用在這裡是什麼意思,就拿大家最熟悉的「余憶童稚時」來說(人家也不叫這個名字,而是沈復的《兒時記趣》),其中就有好多個「之」:
- 心「之」所向:無意義(就是為了湊四個字吧)
- 昂首觀「之」:牠,指蚊子
- 項為「之」強:此,指的是看蚊子這件事情
- 驅「之」別院:牠,指癩蝦蟆
圖片來源:翰林出版
光看一個「之」字就頭大,更別說還有向、以、然、項、盡,每個單字都至少有兩種意思,通篇文章看下來,光是背註釋可能就飽一半。不過文言文還是有它一定的邏輯,常閱讀就能抓到一些訣竅,而我們常用的成語也往往出自某一篇文言文的作品,甚至某篇你讀過的課文,就是古人閱讀其他文言文作品的隨手筆記!
比如明代作家顧炎武的《廉恥》一文,就是他閱讀歐陽脩《新五代史.馮道傳》的心得筆記,而歐陽脩的這一篇作品,又是他閱讀五代作家馮道的《長樂老敘》的評論,這樣說起來,如果能靜下心來好好閱讀文言文作品,其實也是有些趣味在其中的。
因此中央研究院的歷史語言研究所,就有這麼一個「漢籍全文資料庫」,收錄了對於中國傳統人文研究具有重要價值的文獻,並且將這些文獻全文電子化,總計有超過一千四百多種的典籍,其中以史部為主,經、子、集部為輔,內容包含宗教文獻、醫藥文獻、文學與文集、政書、類書與史料彙編等,可以說是目前最具規模、資料統整最為嚴謹的中文全文資料庫之一。
同時建立的搜索系統,可以幫助我們找到想要的文獻,不過搜尋功能並沒有到非常直覺,可能還是需要透過一些資訊的輔助才能幫我們找到資料。比如想搜尋前述提到《廉恥》一文中提到的《新五代史.馮道傳》,但直接搜尋馮道傳卻只能找到舊五代史的一篇資料。
不過透過 Google 搜尋得知《新五代史.馮道傳》其實就是新五代史的雜傳第四十二,再從全庫瀏覽中依序選擇就可以找到歐陽脩的這篇全文。
那如果搜尋的是比較常見的比如三國志,就可以很輕鬆找到全文資料。除了提供專家、學者之外,對於我們這樣求上進、愛好文化的人來說,絕對是非常實用的工具網站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