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集資在台發展邁入第十二年,由於群眾集資能夠透明呈現群眾響應的金額與人次,以及鼓勵創新嘗試的特性,向來都是產品行銷、社會議題、內容創作等領域的趨勢風向球,反映出時代話題的脈動。
總金額與人次略減 破千萬專案量創紀錄
清潔家電與環保杯持續受消費者青睞
2023 年是台灣群眾集資產業更臻成熟的一年,整體集資金額加總約 35.6 億台幣、贊助人次約 92 萬,雖然略低於前年度的 37.7 億台幣、103 萬贊助人次,然而其中有超過 2,100 件群眾集資計畫成功達標,破千萬的集資計畫共計 81 件,皆創下有史以來最高紀錄(2022 年近 2,000 件達標、2020 年 71 件破千萬專案),而其中有近六成是由具有提案經驗的團隊所發起,可見群眾集資已形塑出足以多次複製的成功案例與模式,讓越來越多團隊使用群眾集資拓展影響力,受到市場肯定的專案亦是與日俱增。
而若細看全年度集資金額總排行榜,以「清潔家電」類型持續創造佳績,由「追覓 L20 Ultra 掃拖機器人」(NT$124,653,644 元)的破億成績位居全年之冠,品類上則包含掃拖機器人、廚餘機、洗地機等,持續成為群眾集資科技產品的熱門品項。
以贊助人次來說,台灣人對於手搖飲的熱愛持續反映在此,全年群眾集資環保杯產品加總超過 5.7 萬人贊助,其中 2023 年人次冠軍由已有多次提案經驗的台灣品牌源源鋼藝「Hiding Tou 新國民飲料杯」(31,089 人次)拿下;其他則包含日曆、行動電源、鍋具等生活用品,在前 20 名排行榜當中都超過 5 千人次以上的贊助熱度。
科技產品 連動 ChatGPT 功能成嶄新賣點
設計產品 疫情解封後顯見旅遊周邊商機
本次《2023 台灣群眾集資年度報告》也探討更多群眾集資熱門領域,列出子分類Top 10 排行榜。
以科技產品來說,由於平均單價高,本年度進榜 Top 10 專案集資金額門檻為 2,000 萬以上,除了前述清潔家電類之外,「生成式 AI」技術應用的相關產品也出現榜內,包含「PLAUD NOTE AI 智慧錄音卡」與「Pubook Pro 10.3 吋彩色閱讀器」皆為標榜連動 ChatGPT 功能的科技產品,順應時代的技術創新成為嶄新賣點。
設計產品的部分,除了環保杯風潮,可以看見「旅行」與「按摩」成為其中關鍵商機。因應疫情解封後的報復性旅遊潮,行李箱產品成為首次在群眾集資榜上有名的品類,以「AZPAC Trucker 2.0 旅行箱」獲得超過 2,600 萬台幣的驚人成績;而具有實用機能的身體舒緩按摩用品,則在現代人壓抑的日常生活中帶來療癒小確幸,透過群眾集資突破競品紅海獲得消費者支持。
知名 IP 跨領域延伸 桌遊持續熱賣
影視音作品遍地開花 受票房與金獎肯定
群眾集資同時也是「內容創作」領域的重要推手。「動漫遊戲娛樂」類專案藉由知名 IP 的跨領域延伸,獲得粉絲的死忠支持,其中前 10 名排行榜當中就有 4 件是桌遊,另外也包含有多次集資提案經驗的「海裡魚」團隊以「迪士尼百年慶典木質拼圖」獲得分類榜第一名,以及第二名「浠Mizuki 3D化募資計劃」成為台灣 VTuber 的代表性專案,帶動同領域創作者參與集資。
而今年的「影視音樂劇場」類進榜專案同樣精彩,主題涵蓋體育運動、移工、宗教等。其中《赤心巔峰》紀錄片拿下本次分類榜榜首,這部以「中央山脈大縱走」為主題的紀錄片,創下 2023 年台灣紀錄片開片最佳成績,整體獲得突破千萬的票房。而《撼山河 撼向世界》則紀錄台灣音樂大師陳明章的創作歷程,並入圍第 60 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
出版品由日曆持續霸榜 HOOK 超越自我表現亮眼
社會議題多元主題展現 拓展小眾議題關注度
而以「實體出版品」而言,延續前幾年「日曆」在群眾集資掀起的旋風,本次前 10 名榜單當中就有 8 個是日曆專案,並由 YouTuber「HOOK」的《2024 每天都想史》以強大的個人魅力成為榜首。值得一提的是,近年群眾集資也成為出版產業的源頭活水,例如《科學人》重啟集資計畫,許多歷史悠久的刊物或出版社,透過集資的方式改變經營模式、成功拓展全新客群。
社會議題在今年進榜專案包含急難救助、動保、身障等常見類型,同步也出現路權、空間保存等主題專案。其中「暖廚家味」由資深媒體人蔣雅淇發起,邀集江振誠、陳耀訓等名廚發起線上課程,捐助「1919食物銀行計畫」,串聯線上線下力量達成驚人議題宣傳效益與集資成績。「中華鯨豚協會」專案則成功讓原本偏向小眾的海洋動保議題拓展關注度,達到 3,600 人次參與的成績。
2024 趨勢:老品牌創新 新領域扎根
出版品與空間活化找尋新出路 AI 與 VTuber 成嶄新焦點
放眼 2024 年趨勢,貝殼放大執行長林大涵認為這是「老品牌創新,新領域扎根」的一年。
「老品牌創新」的部分,在出版領域尤為明顯,歷經近年數位浪潮衝擊,實體刊物經營困難的案例層出不窮,各大出版社無不另覓他途以拓展多元商機,而群眾集資就是已累積眾多成功案例的行銷管道。2023 年便有一度面臨永久停刊的《科學人》在挖貝推出訂閱集資,《遠流》則結合閱讀器產品為其新上線的電子書庫 App 聚集首批使用者。面對數位轉型的市場挑戰,預期將有更多出版團隊,藉由群眾集資募集會員、推行品牌全新服務。
另外也包含「舊有空間活化」的機會,過去在貝殼放大與挖貝平台所執行的齊柏林空間、湯德章故居、猴硐礦工文史館等專案,都是以群眾集資方式活化空間場域,由民間單位力量募集實體空間的建造或整修經費,實現延續歷史記憶與藝術文化願景的著名成功案例。近幾年,台灣則陸續出現「公私部門協力活化空間」的案例,由政府委任民間團體作為中介單位,優化既有公共場域、翻新時代意義,預估 2024 年也將有更多案例持續複製成功模式,寫下全新篇章。
而在「新領域扎根」的部分,則不得不提 2023 席捲全球的 AI 人工智慧議題,也連動國內外群眾集資產業,平台上已出現連動生成式 AI 服務的產品提案,甚至是以 AI 協作生成集資標的或頁面內容的案例。然而,生成式 AI 應用也伴隨著道德與法律隱憂,2023 年美國群眾集資平台 Kickstarter 已對此擬制初步規範,而台灣群眾集資產業將如何因應,也會成為 2024 年值得關注的焦點。
最後,不容小覷的「粉絲經濟」力量也在群眾集資發酵,自 2016 年起由日本逐漸帶動台灣虛擬偶像市場發展的「VTuber」文化,在 2022、2023 年分別由「懶貓子 Rumi」(NT$6,519,424 元、2,286 人次)、「浠 Mizuki」(NT$8,736,152 元、1,906 人次)在挖貝相繼刷新台灣 Vtuber 集資的最高贊助人次、集資金額紀錄;2024 年初亦可見「森森鈴蘭」用一個多月的時間集資超過 800 萬台幣,成為目前台灣集資金額爬升速度最快的 Vtuber。隨著虛擬網紅行銷成為全球趨勢,預期未來將有同類提案持續湧入,藉由集資參與擴散 IP 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