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台灣的 Google 首頁出現一幅畫,是為紀念台灣著名畫家陳澄波(1895年2月2日-1947年3月25日)的一百二十一歲冥誕,陳澄波是台灣近代重量級畫家,亦是1947年二二八事件中受難者之一。這幅畫為陳澄波著名1935年的創作作品-淡水。2006年在香港蘇富比「中國當代藝術品」拍賣會上,以3,484萬港元賣出,創下華人油畫世界拍賣紀錄。
陳澄波1895年出生於台灣嘉義,於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公學師範部求學時,受到水彩畫家石川欽一郎的啟蒙,習得寫生訓練與水彩繪畫,1924年留學日本東京美術學校繪畫科,1926年以畫作〈嘉義街外〉首次入選日本第七屆「帝國美術展覽會」,成為台灣以油畫入選該展覽的第一人。
陳澄波1929年自日本東京美術學校畢業後,前往上海受聘中國上海新華一專與昌明藝苑任教,並擔任上海第一次全國美術展覽會的西畫評審員。旅居上海時受到倪雲林與八大山人的作品影響,反應在他之後的繪畫創作上。
1933 年 6 月,陳澄波自上海返回嘉義,致力於美術的推廣,1934年與楊三郎、李石樵、顏水龍、李梅樹、廖繼春、立石鐵臣、陳清汾等8位畫家合組創立「臺陽美術協會」推動台灣美術運動,也經常將嘉義的鄉土風情入畫。
陳澄波曾主張:「現在的台灣美術好不容易有這點發展,不必強要模仿東京方面的大作品。我想只要儘可能琢磨我們純真的心理狀態便可以了。」
這段話記載於:陳澄波,〈將更多的鄉土氣氛表現出來〉,1935年初,台灣新民報,《台灣美術史1:陳澄波》論文資料二,藝術家出版社,1992。
雖然許多藝術創作是由臨摹開始,但不斷琢磨探索能與內心做更深入的對話,使自己的作品有場域的投射,並有情緒,陳澄波的嘉義鄉土畫作,滿溢對故鄉的深情。
在二戰結束後的1945年,熱心公眾事務又具正義感的的陳澄波從藝術跨入政壇,被推任為嘉義市各界籌組的歡迎國民黨政府委員會的副主任。1946年,擔任嘉義市第一任參議會(今嘉義市議會)議員,也加入自治建設委員會。但1947年228事件爆發,由於陳澄波通曉北京話,與十二名代表前往水上機場協商,卻遭逮捕,被國民黨軍隊用粗鐵線捆綁,以「叛亂暴動」罪名,自嘉義市警察局沿著中山路,遊街示眾至火車站前,未經審判被槍斃,享年52歲。
嘉義街外/ 陳澄波/ 1927年/ 畫布、油彩/ 64×53厘米
廟口/陳澄波/ 年代未詳/ 畫布·油彩/ 59×70.5 cm
夏日街景/ 陳澄波/ 1927/ 畫布·油彩/ 79×98cm/ 台北市立美術館典藏。這張畫在2002年被選為「台灣近代畫作郵票」系列當中的一枚郵票
陳澄波在時代的悲劇下死於非命,成了帶有悲壯色彩的文化英雄。因動蕩不安的時代,壯志雄心無法實現。為紀念陳澄波,嘉義市二二八紀念文教基金會、陳澄波文化基金會、嘉義市二二八事件研究會籌組「陳澄波、二二八文化館」,延續陳澄波推動台灣美術運動的精神、展覽陳澄波的畫作、二二八歷史導覽解說。在今年2015年適逢陳澄波一百二十一歲冥誕,這位以藝術發聲,萃取出更多的真相、膽識、光明或黑暗的時代畫家,風雨中仍蹣跚前行,讓後人更明白自由、民主的可貴。
資料來源:wikip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