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及永續消費行為現況,協助品牌經營者面對台灣消費市場。
政大商學院信義書院執行長別蓮蒂教授指出,與去年相比,消費者的ESG 認知快速成長,除了永續觀念的逐漸普及,也受政策與報章媒體報導的影響,加速民眾對於ESG的認知。東方線上執行長蔡鴻賢也補充,永續觀念正向下紮根,年輕世代的掌握度最高,將是可被期待的潛力消費者。企業要創造「綠色生活圈」,迎接下一個永續世代的到來。
ESG 認知度一年內大幅躍升 高達 54.8% 年輕世代能理解
調查顯示,與去(2022)年相比,全齡全區ESG認知皆有成長,以年輕世代20-29歲聽過及瞭解ESG比例最高(54.8%);男性認知度(52.7%)亦較女性(41.8%)來得高。與 2022 年相比,高收入者的 ESG 認知度大幅提升,收入愈高,愈關注報章媒體報導的企業 ESG 表現。同時收入愈高,也愈願意購買社會企業的產品,即使價格貴一點也不介意。
消費者對產業 ESG 期許 著重內部改善與優先照顧員工
《2023消費者永續指數報告》分別針對食品、清潔日用品、科技、金融、汽機車業及連鎖通路(含電商平台)等 6 大產業,瞭解消費者對於企業 ESG 的期許與評估。從數據來看,消費者最關注的環境議題(E)占 45%,其次是社會責任(S)占 38%,和較不易理解的公司治理(G)占 17%。
從社會責任面向來看,「重視員工福利」、「重視員工健康」最受消費者期許。消費者對金融業、虛實通路平台的期許普遍較高,與去年相比食品業也格外受到民眾期許。消費者都希望產業付出更多心力在員工健康福利上,程度高於關懷弱勢與社區,顯示照顧好自家員工,更是產業該努力的方向。
ESG表現良好或獲獎的企業 較易增加消費者信賴與購買意願
消費者給六大產業的 ESG 總體評分以食品業最高,其次為科技業,遠高於其他產業。三大面向的評價,環境面(E)以清潔日用品業最高、食品業居次;社會面(S)食品業最高、科技業其次;治理面(G)則以金融與汽機車業最高。
消費行為則呈現出「雙重力量」,正面而言,ESG獲獎企業容易獲得消費者的認同,ESG表現良好或獲獎的企業,能增加消費者信賴與購買意願。負面而言,如果㇐家公司爆發過財務弊案,消費者則傾向拒買這家公司的商品。
消費者愛護環境的消費意願大增 迎合環保的商品價格貴 10% 以內接受度最高過去一年,曾購買「補充包形式家庭清潔用品」的消費者占 50.6%、「第㇐級節能標章的家電與3C產品」占49.0%。「環保愛地球」的消費意願大增,女性比男性更在乎「利他、愛環境」,而男性比女性更願為理念付出較多金額。環保產品定價是否有成長空間?調查顯示,比一般同等級商品貴 10% 以內,消費者接受度最高;面對物價通膨,更有超過六成消費者願為理念付出溢價。
對 ESG 支持方式有世代差距 Z世代將是永續的關鍵族群
Z 世代雖然消費力較低,然而在參與社會議題上的積極度卻是最高的。尤其在公平正義,Z 世代更關注「勞工權益」、「性別/多元性別平等」與「居住正義」。若企業欲吸引 Z 世代並提高好感度,必須朝這些方向努力。
此外,在不需花費大錢的情況下,Z 世代對於循環杯或攜帶環保杯的參與度最高。相比之下,高達 51% 的銀髮世代認為 ESG 是企業應盡的責任,並不覺得自己有必要投入,對於循環杯的使用,銀髮世代仍面臨難跨越的心理門檻。
東方線上研究也發現,Z 世代對於提倡永續的企業,更願意參與品牌活動,也優先考慮求職。雖然目前收入不高,無法增加對企業的消費,但隨著年齡成長,消費能力必然成長。Z 世代將是迎接下一個永續世代的關鍵族群。
讓「綠色供應鏈」變成「綠色生活圈」
東方線上執行長蔡鴻賢建議,為了將消費者與品牌可持續性價值連結,企業需使用第三方驗證建立信任,在社群、網站、行銷溝通上傳達一致的訊息並談論品牌在可持續發展方面所做的努力。誠實傳達成功、挑戰和挫折,並使用可視化演示;不只是本身的商品服務,整個供應鏈都應該要考量可持續性,提供更大的激勵或更多的選擇來鼓勵消費者做出改變,並限制包裝降低成本,將消費者與品牌可持續性品牌價值聯繫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