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委會對於安裝充電樁的看法。雖然每個社區的情況和條件不一,不過有機會遇到真實案例,透過文字記錄和大家分享。先說明該社區狀況,停車位 250 部,地上 15 層、地下 3 層,屋齡 2 年, B1 未預留任何充電樁管道,目前停放兩部 Tesla Model 3 。
*from 台達電
管委會立場:完整規劃才是重點
朋友強調大多數管委會對於電動車不會拒於門外,管委會對安裝充電樁之所以謹慎的原因不外乎兩個,管理和安全。現在充電樁設備都有認證、廠商施工工法也都合乎法規,安全這方面沒有疑慮,一切合法。而管理部分是重點中的重點,除了要擬定充電樁設備施工和使用管理辦法,線路要怎麼走、樓板是否可以洗洞穿線、充電樁是否要規定統一壁掛式或立柱式、充電樁位置要在車位內還是車位外、要不要退縮、線路管槽是否要統一由社區建置等等。如果管委會沒有制定管理辦法,開放住戶獨立拉線安裝充電樁也不是不行,只是未來隨著電動車越多充電樁越多,地下室的配線也就越亂,屆時不僅無從管理,而且雜亂的線路也可能會衍生出安全疑慮。
充電樁電力來源:EMS或從各戶表後開關拉線
EMS (電力管理系統)是透過專設一戶獨立電表的方式,在地下室增加充電樁專用電力設備,以供應各充電樁的電力來源,可以透過管理系統隨時管控電量,在多輛電動車同時充電時進行功率調配,確保社區用電不會超過契約電量,並詳實紀錄各充電樁的使用時間,或參與離峰時間電價,減少電費支出。不過 EMS 前期建置需要 2~300 萬花費,且對應充電樁的數量可能只有 30~50 台左右,一般社區很難成功建置,也未必划算。
現階段大多數安裝充電樁會選擇表後開關拉線的方式,如下方電路單線圖,從各戶 60A NFB 無熔絲斷路器後面拉線出去提供充電樁電力,充電樁的安培數以施工廠商建議為主,例如社區個案來說充電樁是使用 24A ,充電樁線路前端與後端會各安裝 30A 的 NFB ,確保家用電量的餘裕和充電樁用電安全,管委會也可以規劃把每個充電樁前端的 NFB 統一集中在一個中繼開關箱,穿過樓板的洗孔位置也集中一起,讓各戶表後開關拉線的線路走統一路徑,在美觀程度上其實不會比 EMS 差,建置費用大約落在數十萬,比 EMS 便宜很多,不過最終還是要看管委會的態度而定,以及管委會願不願意投入時間去規劃和研究,有些住戶可能比較急,把管委會規劃中的說法認為是推拖之詞,其實未必啊。
*友人提供
朝電動車友善社區為目標
前陣子內政部營建署表示即將對於「公寓大廈管理條例」進行修法,針對充電樁的部分,如果沒有正當理由,區分所有權會議不得拒絕安裝充電樁,但前提是仍基於用電安全,尊重社區自治與公眾利益,不代表管委會不得拒絕。對於充電樁的設立,端看社區有沒有長遠考量的話,若能透過規劃將未來充電裝的路徑建立完善,成為房屋網站認證的電動車友善社區,對該社區房價提升也有助益。
努力溝通,或加入管委會運作
管委會成員也是社區住戶,只要對社區好的提案,通常管委會都會接納,像充電樁的相關問題,可以委請施工廠商陪同向管委會說明,降低疑慮,成功的機會自然就會提高。但萬一遇到管委會無理由的堅決反對,倒也不必大動干戈,管委會的委員任期一年一任,可以集結社區內有意建置充電樁的住戶們推派代表,在下次區權會角逐管理委員的席次,進而幫助社區規劃完善的充電樁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