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Intel即將在2017Q1推出新平台Kabylake,財經媒體開始吹捧主機板雙雄 (點擊「連結」),股價也有相當正面的反應。
定錨早在先前「2017年電子終端產品趨勢」講座中,討論過主機板產業的展望,為維護當天學員們的權益,短期內我們不會透露這些資訊,但本文還是會針對新聞提出的部份,做更深入的分析。
Kabylake上市時程並未延宕
媒體指出,Intel因自身良率問題,一再延後Kabylake上市時程,拖累主機板廠商2016Q4營運,站長對此表示存疑。
事實上,Kabylake採用Intel 14nm製程,為Intel 14nm製程的第三代產品,已有braodwell及Skylake兩代CPU的量產經驗,可說是相當成熟的製程,儘管本次在鰭片、電晶體通道上有一些優化,也不致於發生良率問題。
此外,NB版Kabylake早在2016年9月就已經率先上市,也否決了Intel面臨良率問題的說法;至於PC版Kabylake,就站長在PC產業第一線進行田野調查的觀察,主機板廠商一直都維持2016年不會有新產品的說法,可見原本就預定在2017Q1上市。
Kabylake象徵Intel產品策略的調整
過去Intel一直維持「Tick-Tock」策略,也就是在同一世代製程上推出兩款產品,前一款是製程上的突破,後一款是架構上的革新。
但隨著PC產業陷入衰退,以及摩爾定律面臨瓶頸,Intel不再有足夠的能力與資源快速推進製程,產品策略放緩為「製程、架構、優化」三步。以14nm製程來說,Broadwell是製程上的突破,Skylake是架構上的革新,而Kabylake就是效能上的優化。
某種程度來說,也可以解讀成Intel想榨乾每一個製程世代的殘餘價值,獲取足夠的資源,發展下一世代的產品。
Kabylake優化了什麼?
根據過去經驗,Intel在每一代CPU,都會有10~20%的效能提升,這次應該也不例外。
但kabylake與Skylake最大的差異,在於Intel優化了編解碼格式,以及特殊的硬體加速技術,讓系統能以更低的功耗播放4K影片,預計整體功耗降低至原本的15~20%,電池續航力可提高2.6倍。
可以預見的是,除了CPU本身的效能及功耗之外,Intel開始注意到播放4K影片的功耗問題,未來幾代的CPU很可能會朝這方面持續優化。
儘管Intel在CPU效能做了優化,提供FHD、UHD NB更好的競爭力,但FHD TN面板比目前主流HD TN面板報價高出15~20%,FHD IPS、UHD面板的報價又更加昂貴,NB品牌廠在成本考量下,對FHD、UHD NB的態度可能還是不會很積極,關鍵將取決在Microsoft是否願意調降授權金。
2017H2還有重頭戲
事實上,即將在2017下半年問世,採用Intel 10nm製程的Cannonlake,隨著製程有所突破,可望在效能上有更大幅度的改善,才是2017年主機板產業的重頭戲。
然而,通路商將面臨的問題是,該如何擬定備貨策略?因為2017年將有兩款CPU問世,假使在Kabylake備下過多的庫存,在下半年Cannonlake問世後,這些庫存恐將變成呆料;但消費者在2016年已累積了一整年的需求,有可能在Kabylake上市後爆發,如果備下的庫存過少,就會錯過商機。
但大致上來說,明年主機板產業很可能會打破以往淡旺季的循環,上、下半年的出貨量差異不會太大,預估全年出貨量較2016年成長5~10%,投資人可多加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