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某次和舒國治老師吃飯時,他曾說:「最美味、最讓你難忘的,往往在不起眼的巷弄裡」;而這間在大稻埕永樂市場苦茶街旁小巷弄的炸粿小攤便屬這味,雖然它是老店、雖然在網路間也算是名店,但誠如舒國治老師說的:「這種走過隨興坐下,單賣一兩物,老闆速速上桌,客人也速速吃完便走,結帳時老闆、客人間只有一個簡單點頭及微笑,這就是台灣小吃最美的風景」。結論,這間讓我撲空三次的炸物,無疑是目前我最喜歡,也最接近我兒時記憶的「炸粿」,特別是韭菜條及肉嗲,堪稱完美。
迪化街古早味蚵嗲:台北市大同區民樂街47號,電話: 02 2555 5783,營業時間:10:00-17:30(星期一休)
說是「迪化街古早味蚵嗲」但其實就是一個巷弄無名的小攤子,位置大約在永樂市場旁民樂苦茶一條街旁。google map的地址是民樂街47號,但實際上是在47號旁的巷子裡,攤位前的門牌是延平北路二段36巷19號。
誠如舒國治老師說的,這類鬧中取靜的小巷,先飄散出來的往往是香氣,是油炸的油香、或是煮麵的水氣。此類小吃攤,即便走到攤前也寂靜的可以,主因是每位熟客都專注的享受眼前碗盤中的滋與味。偶有幾句,像是:「老闆再來一碗、再來一份」。通常,老闆也只是忙著只能輕輕點頭。
在這攤巷弄前,你還聽得到一種聲音,油鍋裡炸物翻滾的冒泡聲「嗶哩啵落」的。這裡也如舒國治老師說的專賣一物(炸物),靠近時看店的小姐(不知是不是二或三代,總之年紀算輕,最少比我小)不斷提醒我油會噴,當時沒覺得,整理照片才發現真的很噴….,而這也證明這裡的炸物都是現炸的。
和一般的炸物店賣的品項差不多,甚至還比較少,比較特別的是鹹蜆仔,本來點一份,不巧當天已然售完,蕃薯、糯米腸也都賣光囉!
於是很霸氣的說,剩下的四種口味各來一份,接著就聽到下一位客人點餐時,老闆說:「韭菜條沒有了」。小時候,我們基隆人管這味叫「炸粿」,食材端有十來種,我最愛的是現在比較少見的「炒米糕」和「炸蝦餅」(主要是地瓜簽,蝦子只有兩三小隻),反而是蚵嗲、肉嗲並不興盛,但猜想這也是為什麼基隆的麵線以前很少有蚵仔這一味,多半以各類的羹類為主。我的記憶來源,是義二路、信五路口,夏天賣冰、冬天則是炸粿的小攤,當時的奶奶、大姐,不知如今何在,她們的臉我依舊清清楚楚的記得。那時。最少三、四十年的以前。
先說這攤我最愛的韭菜條,幾乎99%和我記憶中一模模一樣樣,入口自然是那薄薄外層麵衣的軟糯酥香,裡面的韭菜濕潤不帶半點腥臭,反而越是咀嚼越發鮮甜,而且半點沒有咬不斷、嚼還爛的問題,淋上那帶著蒜味的醬油時,那兒時的回憶瞬間湧上心頭,好吃的亂七..不,是亂八九糟。終於,我還是找到這味,希望它可以一直保存下來。台北萬幸、台灣萬幸。
菜頭粿同樣是滿滿的古早味,雖然只得滿口的米醬甜,半點感覺不到蘿蔔甜。記得,小時候我們便管它叫「炸粿」因為裡面壓根就沒蘿蔔。但這類的小攤,決戰那是那蒜蓉醬油和辣醬,只要炸功了得,炸得油酥香,什麼食材都好吃。
蚵嗲相信是許多人愛的炸物,但我小時候偏偏不敢吃蚵仔,我是那種愛吃蚵仔煎卻不敢吃蚵仔的那一類人..通常蚵仔都是給大人吃,或是一個人硬著頭皮用吞的…當然,長大後便愛上它,那又是另一個故事….。此攤的蚵仔雖沒特別多、特別大,但以50元來說也算得上是有誠有意,並且蚵仔很是鮮甜,口感滋潤,重點依然是外層酥脆,油香不膩口的外衣,一咬叭啦叭啦直響,下一口蚵仔便微爆的出來宣示主權,淋上一點點辣醬提味又勾舌,布袋我不敢說,但在我心中稱霸台北,這也是妥妥的。
但,我更愛的可能是肉嗲,光是看到裡面的肉條、肉塊呈粉嫩狀就興奮不已,入口驚覺這肉竟比眼睛看到的還嫩,這是過往肉嗲嚐不到口感和味道,加上其他的配料及醃漬的鹹香,一整個涮嘴到不行,吃完一個還意猶未盡,必須克制才能不起身說上那句:「老闆再來一份」。
吃完,蒜、油氣息難免,可以在巷口買杯苦茶、清草茶解解味,再如五郎般的散步到捷運站(孤獨美食家片尾音樂響起),或雙連、或北門、台北車站都不算遠。
迪化街古早味蚵嗲:台北市大同區民樂街47號,電話: 02 2555 5783,營業時間:10:00-17:30(星期一休)
歡迎加入13萬人社團大台北美食地圖社團,分享你的大台北美食地圖
小虎食夢網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rabbit38844/
小虎食夢網line@:https://admin-official.line.me/12182741/
小虎食夢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rabbit38844/?hl=zh-tw
更多以台北捷運美食分類的食記(5000+)篇
喜歡小虎的食記嗎?有fb的朋友請按讚加入「小虎食夢網」、跟我們一起隨時討論分享各地的美食吧!